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丽江,我也来趁个热点,
谈一谈我对丽江打人事件的看法?
说说我的几个关键词:
1、阴谋论2、为什么是丽江3、性压抑
一、先说说阴谋论。
我不是很支持网上的阴谋论,
虽然听起来特别真实。
我更愿意相信是阳谋的一种表现。
这位小姐被殴打的时间是发生在11月份。
被司法鉴定为轻微伤也是1月20号。
丽江古城区宣传部的主动去报道并发起舆论,
然后央视新闻官媒进行了转发。
我认为其实传达了几层含义:
1、马上要过年放假了,中国景区乱象的问题这几年屡见不鲜。
2、中国人讲究什么事情过了年再说,但是却在马上要放假的这几天,放出这一枚舆论炸弹,也是表明了治理决心。
3、告诫老百姓应该自己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平平安安过个好年。
二、为什么是丽江
提到丽江,在中国人的直觉里,马上就蹦出“艳遇”这两个词汇。
对于这样的一种社会直觉,其实我个人是不支持的。
我们聊聊一个人,一个治国奇才---管仲。
管仲在治理齐国的时候,面对没有特别优势的困境,开放了很多贸易通商的政策。
其中有一条,就是开放女闾这个项目。
且不论你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的道德标准,但是管仲的目的是在贸易,发展当地经济。
所以就我个人层面是支持的。
包括大洋彼岸的迈阿密经济崛起奇迹以及我们早些年的东莞也多少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丽江在经济不发达的云南省,光靠旅游去吸引人流是无法改变当地的面貌的。
在中国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城市就意味着经济落后。
经济落后了,自然会暴露很多社会问题,
正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我们都在关注这个女子被打,很少有人关注打人者为何如此禽兽。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道,每个人强盗内心都有良知,我们要做的是激发他的内心良知。
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笔者就生活在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城市,深感无奈。
我比较推崇的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中国的普陀山模式。
先发展经济,有了城市名片再开展旅游业。
三、最后讲讲性压抑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姜文的电影解析”中提到过关于性压抑。有兴趣可以关注。
中国其实是一个性教育相对落后的城市,我们对性的态度还是比较纠结的。
一方面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我们的渴求在不断被唤醒,但是同时有深受传统教育的禁锢。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这个被打上“艳遇”之城的丽江,就撩动了我们心弦。
我们的潜意识指引着我们邂逅到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