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自我损耗理论

自我损耗理论

2017-04-11 来源:心理咨询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每次进行自我控制时,都会削弱你随后调节自我的能力,这个念头可能会让你想投子认输。但是别这么着急,有很多因素能够抵消自我损耗效应。积极的心情也有同样的效果,据此推测可能是因为积极情绪能给人带去掌控感且使人充满活力。

  试图达到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的标准可能会很困难。这常常需要控制冲动,不让自己做那些可能有碍于实现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的行为。事实上,自我控制行为可能相当令人精疲力竭。RoyBaumeister、KathleenVohs及其同事提出,当我们试图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达到重要的标准时,我们常常会经历自我损耗。就像体育锻炼会让肌肉疲劳一样,自我控制也会让我们的精神疲劳。这个主张基于的理念是,自我控制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Muraven&Baumeister,2000)。当我们执行自我控制行为时,我们消耗掉了一部分珍贵的资源,所以用于继续维持自我控制的资源就少了。

  有一些研究展现了自我控制所要付出的代价。在其中一个研究中,被试要在观看一段能唤起情感的电影片段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后,与对照组相比,他们能够握紧拳头的时间更短。在另一个研究中,刻意不碰闻起来很香的饼干而去吃健康的水萝卜的被试,比没有进行自我控制尽情享用饼干的被试,更快放弃了无解的谜题。每次进行自我控制时,都会削弱你随后调节自我的能力,这个念头可能会让你想投子认输。但是别这么着急,研究者们已经发现,有很多因素能够抵消自我损耗效应。比如,现金奖励或其他激励都能够抵消进行自我控制对随后任务的消极影响。积极的心情也有同样的效果,据此推测可能是因为积极情绪能给人带去掌控感且使人充满活力。

  MatthewGailliot及其同事的研究指出了可能抵消自我损耗效应的一个有趣因素:葡萄糖(糖类)。这些研究者假设,自我调节依靠血糖水平。这为探究自我损耗效应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方向。因此,当人们行使自我控制时,他们的血糖水平降低,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显示出自我控制能力被削弱。如果血糖水平在初始的自我控制的任务后通过某种方式得到了恢复,自我损耗效应就不再显现了。Gailliot及其同事发现了证据支持这些发人深思的观点:一开始进行一个自我控制任务——比如控制情绪——确实能降低血糖水平,进而预测了人们在接下来的自我控制任务中有更差的表现。为测试血糖水平的提升能否抵消自我损耗效应,他们让被试先进行一项自我控制任务,然后分别喝用糖(也就是含葡萄糖)或三氯蔗糖(不含葡萄糖)调味的柠檬汽水。喝了三氯蔗糖调味饮料的被试在接下来的自我控制任务中表现出了一般水平的自我损耗效应,但喝了含葡萄糖饮料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自我损耗效应。总体而言,尽管证据表明自我控制是耗费精力的,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不会完全剥夺我们进行自我调节的资源。只要有足够的外在或内在诱因(包括葡萄糖),我们就能凌驾于自我损耗之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