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017-03-31 来源:广东燕岭医院心理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社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如安贫乐道在封建社会可能是一种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观念,但在现代社会,则会使人不思进取,容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较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作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也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健康心理活动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的心理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实际上就是社会规范标准的具体化,是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水平及其功能的角度提出若干为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所认可的条目作为评定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条标准: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社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如安贫乐道在封建社会可能是一种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观念,但在现代社会,则会使人不思进取,容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

  许多学者在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将社会适应作为重要的指标。适应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适应,指个体被动地适应环境;一种是积极的适应,指个体一边调整自我的需求,一边试图改变环境的条件,改造环境。

  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过程

  心理健康是人的知、情、行统整的过程。目前,心理辅导比较注重人的情绪层面和行为层面的问题,更重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认识观等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健康标准若不把道德标准纳入进去,实际上是一个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一生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尽相同的,社会化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心理健康标准可能不会完全划一,而是各有侧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