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关注 > 案例解读 > 河北省107例重性精神疾病关锁患者解锁救治前后状况分析

河北省107例重性精神疾病关锁患者解锁救治前后状况分析

2017-03-17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其中有肇事肇祸倾向的占10%。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高、致残率高,预后相对不良,社会功能损害明显,诸多患者存在肇事肇祸风险。

  目的

  分析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救治前后状况。

  方法

  纳入2006年11月至2012年3月河北省开展的"解锁工程"解救被关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7例。采用改编后的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评估解锁前后一般状况、社会功能、对家属的影响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经济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107例患者主要关锁手段以铁链(50.5%,54/107)、单独关于房内(23.4%,25/107)为主,导致关锁的原因以经济困难(56.1%,60/107)及缺乏管制能力的监护者(36.4%,39/107)为主;(2)回访时服药治疗者72例(78.3%,72/92),再次关锁者21例(22.8%,21/92)。回访时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低于关锁前[4(4,5)与1(0,2),Z=-7.90,P<0.01];社会功能状况、服药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对家属的影响等方面均显著改善;家属对患者状况的满意度较解锁时提高[(2.09&plusmn;2.51)分与(6.03±3.10)分,t=-10.032,P<0.05]。回访时家庭人均纯收入508元/年,家庭直接经济负担600元/年。

  结论

  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救治后生存状态改善,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降低,但造成的家庭负担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其中有肇事肇祸倾向的占10%。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高、致残率高,预后相对不良,社会功能损害明显,诸多患者存在肇事肇祸风险。在医疗手段不可及或效果不佳时,有些患者被强制持续关锁在家中或医疗机构之外的场所,试图缓解心理及社会压力。但这种关锁的方式不仅无法保障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对患者与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如何加强重性精神患者的监管,控制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减少精神患者肇事肇祸行为,不至于最终被强制限制人身自由,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河北省于2006年起开展了针对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免费解锁救治专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尚缺乏对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后的生活状况、社会功能、经济状况等的客观资料。我们对经过解锁救治的107例重性精神疾病关锁患者目前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为进一步的社区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107例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男性、汉族、未婚、农村、文化程度低,病程较长,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为主,平均年龄为35.9岁。这与国内符毅和郑锦雄的研究结果类似。患者解锁前应用抗精神病药占40.2%,累计平均住院次数为1次。至解锁时平均持续关锁时间为27个月。主要关锁手段以铁链、单独关于房内为主,导致关锁的原因以经济困难及缺乏管制能力的监护者。导致患者被关锁的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评级以4级、5级为主。这与国内黄玉琴等的报道相似,均表明此类患者家庭经济困难、缺乏管制能力、肇事肇祸导致关锁行为的发生。但经过解锁救助后患者目前的状况有所改观。本次回访调查结果显示,107例患者中,目前服药治疗者72例(67.3%),未关锁者71例(66.4%)。实际入户访视的90例被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目前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显著下降,社会功能状况、用药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显著提高;同时减轻了患者家属在各个方面的影响;患者家属对患者状况的满意度较解锁时显著提高。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相近。也与"686"项目调查的关锁精神疾病患者解除关锁后照料者负担减轻及社会功能改善的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只要患者能够得到系统的治疗、坚持服药,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均能显著降低以及病情缓解。同时,这类患者并不是无药可救,通过系统住院治疗后部分患者能恢复社会功能,正如张明园等的研究结果所示,有些患者效果显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