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既欢喜又伤感的时刻。因为我的一个访客今天是最后一次,明天就要踏上回家的旅程了。他在北京每天与我一起谈论人生与成长的话题,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他告诉我,和我在一起的这短短一个月,似乎比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十几年的时光还要漫长。这短短一个月,他发生了很多改变。而如今,当真的到了要分开的时候,他很是不舍得。
就在昨天,他的消失了好久的抑郁好像突然又犯了,浑身难受,心情压抑。他问我,是不是自己还没有好到可以离开。我笑了,告诉他,是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并不想和我分开,所以希望通过再次犯病来拖延分离的时间罢了。
当然,作为治疗师,我不可能上他的狡黠的潜意识的当。我告诉他,这一次,分离也是一种成长。他当初之所以得抑郁,就是因为自己不想长大,所以想通过得抑郁症的方式拖延和父母分离的时间。而如今,我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他的父母的角色,在他成长的某一个关键时刻,起到了他的父母应该起到却没有起到的作用。到了需要分离的时候,他的潜意识想故技重施罢了。
今天,他再次来的时候,和昨天那种抑郁痛苦的状态完全不同。似乎他内心那个不肯长大的小孩发现我并没有上他的当,于是只好放弃自己以前曾经得逞的方法,开始新的成长。
我告诉他,欢迎以后来北京,来和李老师聊天。不过,记住,不是以患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老朋友身份来到北京,我们可以继续谈论人生,谈论生命,谈论量子理论,谈论生与死。我希望,在那时,看到的是一个成长了的,充满了希望与朝气的年轻人。
他答应了,于是我们拥抱之后分手。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再次相见。但是,我记得有一句话:“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久别重逢!”我们这一个月的日子又何尝不是一次老友叙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