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其他疾病 > 成都现地下格斗场 白领为何追求暴力发泄?

成都现地下格斗场 白领为何追求暴力发泄?

2016-02-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当今节奏快捷的社会中,很多超负荷工作的白领受了委屈,又不能当场发泄,思想上承受了很大负担。用普通的消除压力的方法,似乎已经满足不了白领们的要求,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发泄方式便应运而生。

  成都现地下格斗场 白领脱下外衣成暴力野兽

  成都科华路附近某写字楼4楼,一家酒吧里,激战正酣。1月22日晚10点过,在一处方圆不过10平米左右的“斗兽笼”中,16岁的文身师王皓然和41岁的上班族李浪裸着上身、戴着拳套、咬着牙套,拳脚相向。四周观众呼声震天。第一局一开始,李浪就被王皓然“KO”(秒杀),倒地昏迷了3分钟。

  这是成都一个半地下的格斗场,开业3个多月,上演了近50次肉搏战。

  从律师到教师,从白领到司机,从职业拳手到业余爱好者,从16岁的少年到40多岁的壮汉,每个周末的晚上,脱下白天的外衣,变身相互厮杀的“野兽”,在昏暗的灯光、迷离的音乐以及观众的嘶吼加油声中,汗水和血水无数次打湿“斗兽笼”的地面。

  在这个夜幕中的格斗场上,有人是“玩票之旅”,有人是“生存之争”,而更多的人则站在场边,目光炯炯,被拳脚摩擦的嘭嘭声所吸引。

  白领追求暴利发泄

  在当今节奏快捷的社会中,很多超负荷工作的白领受了委屈,又不能当场发泄,思想上承受了很大负担。用普通的消除压力的方法,似乎已经满足不了白领们的要求,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发泄方式便应运而生:“只要你出钱,1分钟100元,我公司愿提供出气筒供你随意殴打。”“仿真发泄人,可以模仿您最仇恨的人、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敌人……”“本公司可以提供大量和你仇恨的人非常像的发泄对象,可以骂他,甚至侮辱他,打他。”为什么白领会出现暴力发泄?

  1、向外发泄———破坏型

  摧毁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

  破坏型,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的情绪全部发泄在别人和别的东西上面。

  [经典案例]十一长假,市民去郊区采摘,但是一些采摘园主却抱怨说,不少衣冠楚楚、斯斯文文的年轻白领,进了采摘园后却故意把好好的果子扔在地上摔坏。记者就亲自遇到过这样一伙人,摘下好葡萄互相乱丢。记者觉得十分可惜,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玩,他们说,“平时压力太大,现在只是出出气,大不了赔几个钱”。不久前,重庆涪陵冒出了一家“发泄公司”,专门为那些想发泄的女白领提供服务,辱骂10分钟、殴打1分钟各收100元。像这样的业务在南京也有。如果你觉得打真人下不了手,现在还有一种“仿真发泄人”,内部多处安装有感应器,可以测出你打击的部位,并可根据你打击的不同部位说出不同的话语,比如“好啊,你敢打我的脸!”“哇、我的肚子好痛呀!”、“哎呀,你敢从后面袭击我!“求求你别打我了,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如果你觉得太贵,可以学习国外流行的摔盘子发泄酒吧,专门提供廉价盘子供心情不好的人摔砸。点评:这些都属于冲动型人格的体现梁老师说,“就拿采摘来说,自控能力强的人,他们看待采摘比较理智,只要能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就满足了。可是自控能力差,平时压抑太多,而野心和占有欲非常强的人,他们采摘的风格就会变成风卷残云一扫光,即便是小的,差的,他们不想要的,也要摘下来看看,然后再扔掉。这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约束很多,一直勉强压抑自己的欲望,而当他们走进了果园,没有了这种约束,行为就无法控制了。”人们付钱去实现自己的破坏冲动,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借口,认为“我付了钱了,我就可以破坏,谁都不能管我。”但是不管付没付钱,破坏和摧毁都是人们在失去自我控制时才会采取的极端行为。这种发泄渠道可能一时有效,但是对于完善人格方面,并不见得是好事情。

  2、疯狂刷卡,暴饮暴食暴玩

  [经典案例]林晓在一家很不错的杂志做编辑,风风火火的她,一遇到麻烦,她就会“化悲痛为食量”。失恋了,出去狂吃一顿;被误解了,出去疯狂采购;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去酒吧喝醉一场……她的钱就在这样的疯狂发泄中不知不觉花了精光。她周围有不少像这样的“月光族、卡奴”,平时干脆结成伙伴一起出去发泄。点评:动物本能意义上的破坏梁老师不无忧虑地说:“很多人不以此为病,但实际上‘暴’这个字本身就说明了行为的极端性。人从事任何娱乐活动包括吃喝都不能过度,更不能以此为宣泄,因为这些都是直接对应你的身体状况的。”在心理学上,咀嚼与撕扯都是一种动物本能意义上的破坏,这些破坏的对象是食物,其中隐含了婴儿时期的口欲情结,在成年人则成为了强烈负面情绪宣泄的方式。很多人明明知道吃多了会不舒服,同时也想减肥,但就是忍不住想要用牙咬碎食物,然后在矛盾之中再去设法呕吐,反复之中情况日益严重,最终可能会造成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进食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通过服药来解决了,必须要找到这背后的心魔,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恶搞权威

  [经典案例]小武是有点名气的设计师,也是圈子里出名的“恶搞高手”,他最擅长把神圣的东西拉下马,把严肃的东西变成滑稽,冷嘲热讽,打碎本来冠冕堂皇的价值观。无论是多么正经的作品,到他手里,都会马上变成“搞笑版”。他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哥们儿,理想是做个工作室,一起恶搞权威。点评:反映在精神层面上的破坏欲在长期受到压抑无法摆脱困境的人们眼中看来,只有破坏掉秩序和美好,才能纾解他们心中的郁闷。恶搞在现代大行其道,人们对网络偶像的大肆抨击与丑化,对名人的恶意攻击,以及对大片电影的重新编辑改造,都有借机发泄的成分在其中。在这方面,恶搞与打碎盘子没什么两样,但是区别在于它反映在精神层面上的破坏欲,能够迅速地引发更多人的共鸣,众人受到情绪感染,因此破坏性更大,更富有不顾一切发泄的意味。[解读发泄密码]“有的人为什么破坏性这么大?”“这是因为他在人格层面和自我意识形成上有障碍,自控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角色的完成度不高。”梁老师深入剖析了这类人的性格特征。这会让人在生活中产生焦虑,就会很容易迁怒于他人,埋怨社会和家庭,渐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情十分冲动。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会有破坏行为,有的人能做出来,有的人做不出来,但在性格中,都有做出极端行为的潜质,存在危险。谁更喜欢破坏型发泄?外向型人更喜欢破坏。他们冲动、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容易焦虑、同时处理多种突发情况时会没有条理;不愿意受到拘束。

  4、通过伤害自己,忍受痛苦来发泄

  虐人不敢,虐物不忍,另一种方式就是虐自己,让自己哭,让自己难受……

  [经典案例]周末号哭族白领一般很少在人面前流泪,因为担心会造成软弱、不可靠、没用的印象。元元在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平时总是显得那么坚定、理智、处理问题一丝不苟,但没人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周末找几部十分悲伤的电影,关起门拉上窗帘静静地看,或者默默流泪,或者放声痛哭。即使被家里人看见,顶多也就笑话她“泪腺比较丰富”,不会招来更多的怀疑。后来她发现,这样的方法在女性小圈子里十分流行。点评:痛哭其实算是一个较好发泄途径通过“催泪弹”电影和书籍来诱发自己的情绪彻底爆发出来,这是已经被心理学界关注了的发泄行为之一。其实痛哭不是件坏事,因为它毕竟不是破坏行为,说明这个人他还是有自控能力的,采取的方式比较温和,不至于违背社会道德。痛哭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人比较内向,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真实一面示人,所以他(她)才会选择在家里哭。反复打扫卫生和做重复枯燥的劳动网友小玉的情况比较典型:“可是不摔盘子,又不能哭,怎么发泄呢?我就安慰自己说,不如洗杯子吧,和端盘子相比,洗杯子是一件多么让人爽的事啊。于是我就去洗杯子,一个一个认认真真地洗,就像考试题一道一道认认真真地做一样。”

  点评:

  长期会得强迫症反复做同一件事情,加重自己的体力劳动,让本来就苦闷的心情在更枯燥的情况下忍受折磨,这是另外一种自虐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偶一为之可以,但是长此以往,会演变成强迫症,也是不可取的。

  “人为什么会自虐?”这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应对外面社会的信心。自虐与破坏型人格有一定的共同处,因为他们都是以毁伤为手段,然而自虐毁坏的是自己。这说明这一类型人心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存在,可是这种自控能力又是不够完善的,他只能考虑到通过压抑自己来不影响别人,并没有找到更有效的途径,也轻视自己的身体,没能做到很好地化压力为动力。这类型的人往往会活得比较矛盾,心中忧虑更多。谁更喜欢自虐式发泄?偏内向型的人。他们普遍多疑敏感,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采取忍耐和委曲求全的方式,不喜欢据理力争,尽量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专家支招:

  发泄要符合自己的性格在解读的最后,梁老师告诉我们,其实人的气质与性格在先天就已经基本形成,有的人生下来爱哭,有的人生下来沉默,这跟遗传和环境关系很大;但是同样,后天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也可能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因为家庭管理严厉和社会境遇不好等原因,只有选择回避矛盾来求自保,从而变成了内向型人格,也是很常见的。人们在选择发泄方式时,也正是自己内心深处性格曝光之时,借此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对培养自己的控制能力和完善人格,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