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如何疏导情绪?去年,北京晚报一篇报道,北京的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精神科医生“抱团”出现精神障碍。有的抑郁,有的焦躁,还有的出现异常行为。这4名医生有两人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
与普通人相比,精神科的医生会面临更多的负面情绪。但是精神科医生心理修复能力比较强,越是优秀的精神科医生这种修复能力就越强。一位精神病医生如是说,尽管如此,每个科主任也都有对本科室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督导的责任,而且医院有专门的减压房,还有减压室、发泄室、宣泄室。
根据目前的研究,精神科医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与其他职业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都有“督导制度”。督导师会为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分析,剖析他的心理弱点。
1997年,原湖南经济电台的谈心节目《夜渡星河》主持人李尚能因患有抑郁症自杀,警醒了大家对谈心类节目主持人的心理关注,长期与“负面情绪”打交道。
在北京回龙观医院还有一条全国知名的心理援助热线,这条热线已经建立了十几年,接听来电16万多人次,其中处理的高危来电达6千多人次。所谓高危来电,即当时正在实施自杀,或者已经实施自杀行为时打来的电话。
据负责这热线工作的梁红主任介绍,这些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都是有医学背景,并经过专门心理热线培训之后才能上岗,对于热线接线员,上一级精神科医生需要对她们进行心理保护,一般每周一次一对一的辅导,两周有一次群体督导,每两周还有一次舒缓活动,比如演一些心理剧等,以帮助这些长期与负面情绪的人打交道的人舒缓压力。
记者了解到,北京目前在档治疗和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有6万余人,帮助他们控制疾病、回归社会的正是精神科医生这支队伍。很少有人关注负面情绪对精神科医生的感染和影响。这支队伍不不仅需要在经济上给予更多的投入,同时也要在心理支持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