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诊断 > 伪装性精神病与精神病的分析比较

伪装性精神病与精神病的分析比较

2015-03-07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伪装性精神病与精神病的最大差异在于主动表演性和夸张性强,并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保护性。

  生活中,肇事者假装精神病人来企图逃脱法律责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假的终归是假的,伪装性精神病与精神病在犯罪心理以及行为上都有差异。

  1、伪装性精神病常见的表现有:

  (1)伪装幻觉,例如主动表述看到了妖怪等;

  (2)伪装妄想;

  (3)伪装兴奋躁动,例如故意大喊大叫不止,手舞足蹈,时哭时笑,甚至往自己身上倒屎倒尿;

  (4)伪装木僵痴呆;

  (5)伪装不说话,就是所谓的装聋作哑。其伪装的原则是,凡是他心目中的精神病样子,都要表现出来。

  2、精神病常见的表现有:

  (1)记忆异常:主要表现在记忆减退和增强方面。异常的记忆减退是精神病常见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记忆困难、回忆减弱,比如说常常对于刚见过人、刚说过的话、以及刚吃过的东西都回忆不起来。记忆增强表现在有时候会出现异常的记忆增强表现,例如对于患病前不记起的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回忆增强。

  (2)混淆事物:精神病病人在发病初期,很容易把现实和非现实混淆,常会把实体和幻像搞混,把事情的开头和结尾搞混淆,总之有时候一些思维是不合常理的,普通人没法理解的东西。

  (3)遗忘:精神病患者异常的遗忘一般是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而这个阶段之前和之后的记忆不受影响。

  (4)错构:错构指的是错误的记忆,比如说对于事件发生的地点、情节、时间、人物等细节产生错误的回忆,并且对于错误的记忆深信不疑。

  (5)虚构:虚构是指常常将不存在的事件作为自身经历的记忆来加强。由于虚构的记忆不是自身的真实体验,因此患者经常会将其内容弄错,并且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6)精神病病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不是完全能够认清,多数时候他们甚至不认为自己有病。

  伪装性精神病与精神病的最大差异在于主动表演性和夸张性强,并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保护性。

  例如,其幻觉往往被加工成生动具体的与其犯罪行为密切相关的情节,加以渲染,为自己开脱罪责。这与一般精神病的呆板、怪异的表现截然不同。精神病的异常表现没有规律性,而伪装精神病的表现则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表现在,有人时症状严重,无人时症状明显减轻,或无症状;有人询问时症状严重,无人询问时症状减轻。由于缺乏病理学基础,伪装性精神病表演维持时间较短,装不了多久,就会疲惫不堪,往往到了夜晚就会呼呼大睡,呈明显的间歇性。而真正的精神病人,可以维持几天几夜,用药物也难以控制,而且带有生理性病变,例如,血压、脉搏的改变、体温升高等,这是患者无法伪装的。

  另外,一般的精神病患者拒绝别人说他是精神病,伪装精神病患者却乐于别人说自己是精神病,或者主动要求给自己作精神病鉴定,急于取得医护人员对其伪装的认定,非常乐于配合治疗,而且对药物治疗敏感,治疗方法越“复杂”,药物越“名贵”,治疗“效果”就越好。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则相反,一般不愿意配合治疗,治疗效果相当缓慢。

  尽管伪装性精神病在直觉上给人一种伪装的表现,表演而夸张,但是,对伪装性精神病的鉴定不能靠简单的主观判断,而应该通过科学的医学鉴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