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诊断 > 自闭症孩子主观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关系

自闭症孩子主观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关系

2015-02-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家庭要进行“心理需要补偿”。孩子对表扬的饥渴是“自我意识”成长的需要,在外部表扬欠缺的情况下,家庭应该补偿孩子的心理需要,给予孩子大量的积极评价。

  自闭症孩子“自我”的成长,需要科学的评价方式,这其中遇到的一个矛盾就是:孩子需要大量的、频繁的、积极的外部评价,但是,进入社会生活以后,无论是在普通幼儿园或者学校,按照社会标准衡量,孩子又无法如愿地得到他们需要的评价,怎么办呢?

  第一,家庭要进行“心理需要补偿”。孩子对表扬的饥渴是“自我意识”成长的需要,在外部表扬欠缺的情况下,家庭应该补偿孩子的心理需要,给予孩子大量的积极评价。

  第二,教师要给自闭症孩子特惠的评价标准。进入小学的正常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能够懂得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能够懂得同样的成绩,先天不足的学生付出的努力更多的道理,所以,对自闭症的学生要另眼相看只要教师对自闭症学生的态度正确,一般来说,学生们是可以理解支持的。比如,将简单的问题给予自闭症学生回答,回答正确了以后,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这是很多老师使用的办法,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拓展评价的范围。多评价过程,多评价态度,少评价结果。从社会标准看,用“结果”评价学生,具有客观和公正性,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决定“结果”的原因是多重的,自闭症学生与普通学生是不在同一起点上的竞争,评价“结果”就具有了最不公正性。教育评价是促进自闭症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理解,怎样评价能够达到目的,就应该怎样去评价。对于自闭症学生,评价“过程”和“态度”往往更能够促进他们的进步,因为,如果只用客观“结果”评价,“结果”往往会使他们备受打击,而不是受到鼓励。一个自闭症孩子无论多么努力,可能最多只能考出70分的成绩,这是很多就读的自闭症学生的现实状况。他们胆怯、畏惧,害怕失败因而行为退缩,如果我们过分关注结果,只能让他们更加退缩。我们要让孩子懂得的是“重要的是去做,而不是做成什么样子”。一个在大学就读的自闭症学生,从小学以来,母亲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允许做不对,不允许不努力。”

  (实习编辑:黄加振)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