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忌碘,甲亢饮食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摘要: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系患者体内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高基础代谢率、加速碳水化合物吸收、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等。
从医多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很多疾病,医生最关心的是怎么治,而患者最关心的,往往是怎么吃。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食疗」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受众广泛。虽然大家都知道世间没有「吃了就能体健身轻、长生不老」的仙桃,但不少患者相信或希望存在某种食物,「不但充饥,并可疗病」。
关于
甲亢治疗的选择,你大可与主诊医生商议决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就和大家聊一聊「怎么吃」的问题。
甲亢与「吃」的关系
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系患者体内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高基础代谢率、加速碳水化合物吸收、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等。
这时,机体会出现热量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加速、脂肪消耗增多、胆固醇水平下降等现象,典型症状包括食欲亢进、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怕热多汗、焦躁易怒、
失眠睡不好等。
从饮食上,除了忌碘,还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充足营养保证供给
甲亢是一种高代谢状态,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患者会出现多食、易饥、消瘦等表现。与此相应,需要采取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保证充足的热能供给,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维持体重,增加副餐
食量因人、因病情而异,把体重稳定在合适水平,是个简单的衡量指标。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在标准
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另外增加2~3次副餐。
推荐选择的食物
食物选择上,牛奶、鸡蛋、瘦肉、禽类、水果、低纤维素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豆制品等,都是适合甲亢患者的理想食物。
由于甲状腺激素会促进葡萄糖吸收、加速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总体上是一种「升糖激素」,甲亢状态下常伴随血糖的偏高。因此要注意优化食物结构,少吃精致细粮、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以防止血糖过高。这一点,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尤须注意。
疾病控制后减少食量
特别要提醒的是,随着甲亢经治疗后好转,机体代谢率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如果一直维持着甲亢状态下的多食习惯,没有相应减少食量,就很容易出现悲剧性的一幕:甲亢治好了、人却成了个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