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在育龄女性中非常多见,甲亢患者是否宜怀孕、甲亢是否会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怀孕后是否继续治疗、分娩后是否可正常哺乳等一系列问题是甲亢女性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来谈谈甲亢患者怀孕与生育须知。
1、甲亢未治愈前不宜怀孕,未控制的甲亢使妊娠妇女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剥等的发生率增加,或胎儿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分娩时出现甲亢危象。母体的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可以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的甲状腺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甲亢。所以,甲亢未治愈前不要急于怀孕。
2、甲亢治愈后可考虑怀孕,一般来说,服用药物治疗者,需要服用药物2年左右方可治愈,停药后观察半年,无复发,可考虑怀孕;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治疗半年或1年后,甲亢治愈,可考虑怀孕;手术治疗者,术后3个月病情无复发,可考虑怀孕。
3、无论是怀孕后患甲亢,还是甲亢患者怀孕,都必须进行合理治疗。一般孕妇怀孕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因抗甲状腺药物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病情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病情较重,需要治疗者,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种: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早期妊娠期甲亢优先选择丙基硫氧嘧啶,中晚期妊娠优先选择甲巯咪唑。如果用药物不能控制孕妇甲亢或用药后有严重不良反应,此类患者不可行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可在妊娠4-6个月期间手术治疗甲亢,妊娠早期和晚期手术容易引起流产。
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妊娠期甲亢的目标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和维持血清FT4在正常值的上限,避免抗甲状腺药物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如丙硫氧嘧啶常用剂量150-300mg/d,有效后逐步减至维持剂量,每日50-100mg,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减少药物剂量。
5、妊娠期甲亢在治疗初期每2-4周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后延长至4-6周。血清FT4达到正常后数周TSH水平仍可处于抑制状态,因此TSH水平不能作为治疗时的监测指标。由于合并应用左甲状腺素(L-T4)后,控制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剂量需要增加,所以妊娠期间不主张合并使用L-T4。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与自发性流产有关,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产程延长、新生儿心动过缓等并发症,故应慎重使用。
6、甲亢女性分娩后可以哺乳,研究显示哺乳期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对于后代是安全的,哺乳期使用丙基硫氧嘧啶150mg/天或他巴唑10mg/天对婴儿脑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应当监测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哺乳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的母亲,其后代未发现有粒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等并发症。母亲应该在哺乳完毕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之后要间隔3-4小时再进行下一次哺乳。哺乳期治疗甲亢,甲巯咪唑作为首选。
7、甲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需注意检查有无甲减、甲状腺肿、和甲亢,并作甲状腺功能检查,新生儿甲亢可在出生后立即出现,或1周后出现,可以给予甲巯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服用过抗甲状腺药物的孕妇,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减,可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46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30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具有心悸、汗多、烦躁易怒、咽干、脉数等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健客价: ¥15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3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
健客价: ¥7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手术前准备;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15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甲状腺增大(甲状腺肿)的患者及年轻患者。 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 3.对于必须使用碘照射(如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的患者和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患者作为预防性用药。 4.放射碘治疗后间歇期的治疗。 5.在个别的情况下,因患者一般状况或个人原因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或因患者拒绝接受常
健客价: ¥291. 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 高血压(单独或与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合用)。 3. 劳力型心绞痛。 4. 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 患者的症状。 5. 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6. 配合α受体阻滞
健客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