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常识 > 症状 > 甲状腺疾病的症状要仔细辨别 这个甲亢并发症,堪比“葛优瘫”

甲状腺疾病的症状要仔细辨别 这个甲亢并发症,堪比“葛优瘫”

2017-08-01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怕热、爱出汗、多食善饥、皮肤潮湿、体重下降、紧张焦虑、失眠、易激怒、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心悸气短、心动过速、大便次数增加、眼睛突出、月经紊乱、凝视、肌肉无力、疲乏、脱发。

  甲状腺疾病的症状要仔细辨别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前三种比较常见,但是他们的症状各有不同,大家需要仔细辨别。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怕热、爱出汗、多食善饥、皮肤潮湿、体重下降、紧张焦虑、失眠、易激怒、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心悸气短、心动过速、大便次数增加、眼睛突出、月经紊乱、凝视、肌肉无力、疲乏、脱发。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疲乏、易困倦、软弱无力、怕冷、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精神抑郁、便秘、月经紊乱、不育、关节或肌肉疼痛、毛发或指甲变薄、皮肤干燥发凉、粗糙脱屑、颜面、眼睑和手皮肤水肿、声音嘶哑、贫血。

  甲状腺结节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因肿块增大而产生吞咽不适、呼吸困难等压迫;部分患者会出现刺激性咳嗽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甲状腺肿瘤一般无明显症状,瘤体较大时,压迫气管、食管、神经而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当肿瘤合并出血而迅速增大时会产生局部胀痛;如果癌肿局限在甲状腺体内,则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若已侵犯气管或邻近组织,则较为固定。

  小提示

  甲状腺疾病有十类高危人群:有甲状腺炎家族史者;患有1型糖尿病或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年龄超过50岁或绝经后的女性;曾经接受过甲状腺手术者;抽烟可导致甲状腺肿大;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颈部曾经接受过大剂量X线或放射治疗者;患有唐氏综合征或特纳综合征者;怀孕和分娩后的女性,在妊娠期间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碘缺乏或过度摄入人群;滥用雌激素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除此之外,亚洲人和白种人患甲状腺疾病的概率比其他人种高。

  两项检查可揪出甲状腺疾病

  我国罹患甲状腺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环境辐射、饮食缺碘或高碘等。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检测仪器愈加先进,即便是2毫米的结节也可以被检测到,这使得甲状腺疾病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这两年,人们对甲状腺疾病越来越重视,并把甲状腺健康的检查列入体检范围内。

  1.验血检测甲状腺素(即T3、T4、TSH)分泌情况,看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2.B超检查,看甲状腺大小、形态、包膜、血运等情况是否异常。

  3.如果发现甲状腺有钙化,需要进一步检查属于哪种钙化(钙化分为三种情况,1、细小钙化;2、粗大钙化;3、环形钙化)。一般来说,环形钙化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而细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就要引起重视。

  4.如果在B超检查后怀疑有癌变的倾向,建议做一个细针穿刺检查。通过B超和细针穿刺检查,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这个甲亢并发症,堪比“葛优瘫”

  大家都知道“葛优瘫”,其实内分泌科也有严重时可四肢瘫痪的疾病,究竟是什么病?

  大家都知道,葛优“葛大爷”在《我爱我家》里“瘫躺”的剧照已经被做成了各种表情包。

  今天我们来关心一下,在内分泌科,经常会收治的一些突发双下肢无力、严重时四肢瘫痪的患者。

  他们大多是年轻小伙子,无高血压,告诉你这并非首次发作,然后在医院治疗一晚上之后,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这到底是什么病呢?

  嘿嘿,这种专坑“小鲜肉”致其“瘫痪”的疾病,常常令人猝不及防,它的名字叫做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何谓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多见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肢体无力和瘫痪为特征,发作时常伴低钾血症,是甲亢患者常见的神经肌肉合并症,占甲亢患者的3%~6.8%,有时甚至是甲亢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容易发生误诊。

  国内外研究表明,TPP的发生可能是甲状腺毒症、基因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主导作用)、高胰岛素血症、高睾酮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动等因素,均能增加细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促使细胞外液中K+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加剧低血钾,引起肌肉收缩的异常,导致肌肉麻痹。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有哪些临床特点?

  1、本病多见于亚洲地区青壮年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70):1。

  2、发病诱因有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寒冷、饮酒、饱餐、高糖饮食、注射胰岛素等,但有时可无明显诱因。

  3、多发生于夜间和清晨,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无力,呈迟缓性瘫痪,双侧对称,以下肢受累为主,近端重,远端轻,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4、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时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血钾降低,心电图呈低钾性改变。

  5、周期性麻痹“很调皮”,可与甲亢同时出现,也可先于甲亢出现,甲状腺肿大可不明显。

  6、本病的发病与甲亢的病情轻重无关,但与甲亢控制与否有关。甲亢未控制前常反复发作,甲亢控制后周期性麻痹亦随之消失;甲亢复发,麻痹亦可再次发作。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如何诊断?

  诊断关键:周期性麻痹患者是否同时合并有甲亢。

  1、有典型周期性麻痹发作的临床表现,发作时多伴有血钾降低。

  2、甲亢诊断成立:有甲亢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符合甲亢改变。

  3、补钾治疗迅速有效。

  4、甲亢控制后周期性麻痹不再发作。

  5、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低钾血症(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家族性周期性麻痹、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排钾利尿剂等)。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纠正低钾”和“对因治疗——控制甲亢”。

  1,发作期间根据血钾浓度,口服或静脉补钾,必要时注意补镁。

  2,规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积极控制甲亢,病情较重者可考虑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3,注意加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除了用于治疗甲亢,尚有利于肌肉功能恢复,预防低钾血症再次发生。

  4,应避免各种诱因,如剧烈活动、饱餐、酗酒、精神刺激、受寒及使用排钾利尿剂、激素等。

  “京城四瘫”都是懒出来,下面的真实病例可不是:

  患者,男,26岁,7月前夜间如厕后突发双下肢无力,无法站立,至急诊查血钾2.66mmol/L,收入院给予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次日清晨即可下床行走,甲状腺功能提示“甲亢”,但患者拒绝进一步诊治,出院后反复多次发生上述情况。近4月患者出现心悸、手抖、怕热、多汗,体重下降5kg左右,食欲旺盛,再次住院诊治。

  查体:体温36.5℃,血压130/80mmHg,神清,无突眼,颈软,甲状腺无肿大,心率105次/分,律齐,肺腹无殊,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检:甲状腺功能全套:FT327.72pmol/L,FT464.87pmol/L,TSH<0.005mIU/L,TT35.82nmol/L,TT4231.4nmol/L,Tg84.86ng/ml,TgAb17.39IU/ml,TPOAb70.55IU/ml,TRAb5.85IU/L。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均正常。甲状腺彩超: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腹部彩超、全胸片未见异常。

  诊断:甲亢性周期性麻痹,Graves病。

  治疗:低碘饮食,甲巯咪唑片30mgq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普萘洛尔10mgtid控制心率;注意避免诱因,如高糖饮食、过量运动、情绪紧张、感染、外伤和药物如排钾利尿剂和激素等。

  随访: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患者未再发作周期性麻痹。

  总结:

  所以,如果遇到青年男性突发不明原因的双侧对称性肢体乏力或瘫痪,可别以为他们也是“京城瘫”,若伴低钾血症,应询问其有无怕热、多汗、心悸等高代谢症候群,常规查甲状腺功能全套,会有“惊喜”发现哦!尤其是对那些补钾后症状缓解而短期内病情反复的患者,更应筛查本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漏诊、误诊。

  另外,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甲亢,给予抗甲状腺治疗后必须跟踪随访,如甲亢未控制或停药后甲亢复发,都有可能再次发作。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