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细胞内的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刺激B淋巴细胞合成这些抗原的抗体,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机能增强,进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并作用于全身组织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甲亢病人会出现血糖升高?与以下机制有关
1.肠道葡萄糖吸收增加:
过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可使肠道己糖激酶和磷酸激酶活性增加,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2.肝糖输出增加:
糖的氧化和肝糖原的分解,糖原异生加快,肝脏输出葡萄糖增加。
3.B细胞功能损害:
甲亢时超生理量的甲状腺素可造成B细胞功能损害,甲状腺素可增强体内儿茶酚胺的活性,使胰岛素原水平升高,胰岛素释放受抑制,儿茶酚胺可使胰升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持续升高,导致B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减少。
4.胰岛素抵抗:
甲亢病人存在肝胰岛素抵抗和外周脂肪组织抵抗,外周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脂解异常,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从而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致血糖升高。
5.自身免疫缺陷和遗传易感性:
甲亢和糖尿病具有自身免疫的共同基础,可能是由于遗传缺陷和易感性,以及免疫平衡受到破坏,两者均可受到病毒、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及相互影响,可能导致两者的同时发病。
甲亢伴糖尿病如何治疗?
甲亢并伴有高血糖的病人饮食上要适当放宽,主食的摄入方面应比单纯糖尿病时每天多增加50~100克,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微量元素和高维生素饮食,以满足甲亢时的能量消耗。其次甲亢未控制以前,不可过多运动,防止过多的能量消耗,加重甲亢病情。
甲亢、糖尿病并存的病人在治疗上应两者兼顾。目前甲亢治疗方法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以及中药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因甲亢可加速糖尿病的进程,促进某些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甚至诱发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而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可使甲亢病情加重,两者会相互加重病情,使病情变得复杂。甲状腺激素为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只有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才会减少,故应把甲亢的治疗放在首位。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药物剂量需加大。
2.手术治疗:
因手术伤口易感染、愈合慢,同时手术也会增加诱发甲亢危象的危险性,使手术风险增加。对怀疑甲状腺癌变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治疗:
此治疗方式能快速有效控制甲亢,治疗过程简单方便。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值,稳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口服降糖药或降低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是有利的。但由于其具有放射性,治疗后认可能复发,所以应考虑其利弊综合选择。
4、中医治疗
一般循序渐进治疗,先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然后通过合理剂量的不同中药,治疗甲亢,通过甲亢疾病的恢复基本缓解糖尿病症状,对于甲亢引起的糖尿病症状,有效治疗甲亢后糖尿病得以恢复,如果甲亢好了,糖尿病依然存在,则需要另外单独治疗。临床效果表明,中医中药治疗甲亢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是患者们认可的一种甲状腺疾病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