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过这种体验,
午睡起来后整条手臂麻木,
像是无数只蚂蚁爬过,
嗯,确认过感觉,是睡麻了的手......
怎么办呢?
休息5~10分钟后“麻”会逐渐消失~
这种生理性的麻木主要是因为不良姿势所致的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或者因为神经受到外力压迫,如:久蹲厕所、误提重物、睡姿异常等。这类麻木一般较轻,对健康影响较小,通常短时间即能缓解。但是!如果长期麻木,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指的间歇性麻木,或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
小心这些疾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的,以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总称。临床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的手麻比例可高达70%,是引起手麻最为常见的疾病。长时间久坐、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引发颈椎病。
通常来说,大拇指麻木表示第六颈神经根受压;食指、中指、无名指表示第七颈神经根受压;小拇指则表示第八颈神经根受压;颈椎内部大多伴有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颈肩部经常肌肉酸痛,严重的还有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指的是由于外伤、劳损等引起的腕部病变或退变,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醒后活动可好转。严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缩,影响手的精细动作。
有研究认为过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综合征。
短暂性脑缺血/脑卒中
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梗等高危疾病。常表现为手指发麻或是一侧的肢体发麻。若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胡言乱语、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征兆。如果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全面筛查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
双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发病时常呈对称性,类似于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总量接近1个亿。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种并发症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即已出现。即使以前无糖尿病史,长期手麻也应该做糖尿病筛查。
中毒
手麻也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经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现手足发麻,提示慢性酒精中毒的可能。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挑食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也会引发周围神经病,出现手麻症状。经常使用某些腹泻药、抗感染药物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为中毒所致,其疼痛较为剧烈;如为营养代谢障碍所致,其无力和麻木较为明显。
怀孕晚期/更年期综合征
部分孕妇会感到单侧或双侧手部阵发性疼痛、麻木,有针刺或烧灼样感觉。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侧方,导致手指精细动作能力丧失,通常无其他严重后果。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麻的现象。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其他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也可导致手麻,这一类相关疾病往往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断,不可盲目自行治疗。
手麻的自我评估
当出现单侧手麻的症状时,我们也可以初步自我评估其原因。当处于坐位时,如果你的手已经开始麻了,试着改变头(颈椎)的位置,如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或旋转,如果症状没有任何改变,则你的手麻原因可能不是颈椎病变。
排除了颈部引起的手麻后,我们可以如下图示把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内出现桡侧三个手指的麻木不适感,则考虑为腕管综合征。
如果出现双侧对称性的手麻,则往往是由于相关的内科疾病所导致的,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进行排查,不可大意。
若是腕管综合征怎么办?
腕管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被称为“90年代最典型的职业病”。一些需要大量活动双手的职业人群,如牙科医生、乐手、教师、记者、编辑、装配工、运动员等,都是腕管综合征的易感人群。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比较麻烦,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1.保持正确姿势
国外研究发现,腕部在保持0度时,操作者的腕部可处于自然平伸状态,这时操作者感觉最舒服,腕部症状的发生率也最低。
所以在使用鼠标时,应放置腕垫,承托手掌下方的肌肉,而并非手腕位置;鼠标则要就近放,并保持手腕平直,避免前臂过度伸展。操作键盘时,适当调高座椅,使腕部处于中立位置、手指弯曲30度以上以及前臂呈半旋前姿势时,腕管压力最小。
2.注意休息
对于上班族而言,可以将那些需要患部用力的工作和无需使用患部的工作进行穿插安排,以便患部不致过度劳累。
3.适当锻炼
研究发现,那些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患腕管综合征的几率高6倍。这说明体育锻炼对预防腕管综合征有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腕管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剧烈地体育活动之前,最好先征求医生和康复医学科专家的意见。
总之,如果经常感觉手麻的话,我们可不能忽视,要及时去医院,找到病因,必要时需要借助颈椎片、测血糖等辅助检查,以便针对性治疗。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通络止痛。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膝骨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骨质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7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之功效。主治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舌质红少津,舌体胖大,舌薄或花剥,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数,或沉涩等症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5.8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脉络瘀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6.5益气补肾。活血通脉,用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或胸痛、胸闷、憋气;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及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有止眩晕,补气血,通血脉,舒筋活血等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头胀,头痛,目眩,肢体麻木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等病症。
健客价: ¥36滋阴补肾,舒肝通脉。用于中老年人轻度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证属肝肾阴虚者。
健客价: ¥60定惊,熄风。用于眩晕头痛,惊风癫痫,肢体麻木,腰膝酸痛。
健客价: ¥3.9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
健客价: ¥24.8平肝息风,化痰通络。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项强头胀,胸中闷热,惊恐虚烦,痰涎壅盛,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健客价: ¥74.8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9祛风除湿,活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健客价: ¥3.5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675益气养阴,活血健脑。用于气阴两虚、瘀阻脑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症见痴呆、健忘、手足麻木症,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1.5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通络止痛。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膝骨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骨质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5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肢体麻木。
健客价: ¥12.5滋阴补肾,舒肝通脉。用于中老年人轻度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属肝肾阴虚者。
健客价: ¥40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健客价: ¥42.5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健客价: ¥36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健客价: ¥3.7温经活血,疏风散寒,宣痹通络。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引起的颈项强痛、肩背疼痛、颈项活动不利、肢体麻木、畏寒肢冷、四肢拘急。舌脉:舌或紫暗或有瘀斑,舌薄或白;脉或弦,或紧或沉迟。
健客价: ¥78散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中风引起的筋脉掣痛,肢体麻木,行走不便,腰腿酸痛,头痛头昏等。
健客价: ¥12.5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扑损伤,瘀滞肿痛。
健客价: ¥28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沉重,伸屈不利,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健客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