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重度脊柱畸形 追求三平一正矫正目标

重度脊柱畸形 追求三平一正矫正目标

2019-03-12 来源:骨科在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通常,衡量脊柱畸形的治疗效果只有脊柱畸形术后矫正率,这并未反映患者外观恢复的状况,往往手术后依然残留脊柱侧弯、刀背畸形、双肩不等高、长短腿等畸形。

极重度脊柱畸形常伴有严重的脊髓畸形、胸廓畸形和肺功能障碍,治疗非常困难,尤其是成年僵硬性畸形。一些患者因无法手术,生活艰难,每天必须吸氧或戴呼吸机,活下去成为他们的奢望。

近年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博士一直在探索如何治疗极重度脊柱畸形,并追求达到“三平一正”的治疗效果。

何谓“三平一正”?

通常,衡量脊柱畸形的治疗效果只有脊柱畸形术后矫正率,这并未反映患者外观恢复的状况,往往手术后依然残留脊柱侧弯、刀背畸形、双肩不等高、长短腿等畸形。

正因如此为,梁益建博士根据他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出,脊柱侧弯病人术后应达到“三平一正”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外形才能得到彻底的改观,基本上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幸福美好的生活。

所谓“三平一正”,即是无论多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要恢复肩平(高低肩消失)、背平(无刀背畸形)、双髋平(双下肢无长短腿),血气正常,X片正侧位矫正到40°左右(即轻度畸形)。

梁益建博士收治的基本上都是极重度脊柱畸形病人,很多病例世界罕见,因此一直在挑战脊柱矫形的手术禁区。

其中有名患者的躯干和大腿已呈完全“折叠”的状态,头部“镶嵌”在双膝间,坐立时身体必须团成没有一丝缝隙的俄语字母“и”的样子,视线才能抬离地面。

如此严重的病人对他而言并非个例。在他2017年收治的420个病人中,70%脊柱畸形超过120°;15%达到180°;7%左右的病人就诊时已发生II型呼吸衰竭。

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治疗,他发现只有术后达到“三平一正”,病人的外观和心理才可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手术后断钉、掉钉、断棒等情况才会减少。

但要追求术后达到“三平一正”,就像在川藏线的悬崖边行车,风险极高。这些年来,梁益建博士为了病人恢复得更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亲自主刀治疗挽救了上千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他参与的脊柱侧弯手术超过3000例,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之一。

这位病人心目中平易近人的“男神”,总是自谦为“小医生”,却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站上医学的巅峰,打开那些被折叠者的人生。

谁能治到“三平一正”?

临床认为,<10°的脊柱侧弯为正常,无需治疗;10°~40°属于轻度,保守治疗即可;40°~70°属于中度;70°~110°属于重度;>110°为极重度。

超过40°的脊柱侧弯需要手术矫正,但极重度侧弯的患者过去很难得到手术矫正的机会,尤其是成年、僵硬性脊柱畸形,同时伴有脊髓畸形和/或II型呼吸衰竭,几乎就是手术治疗的禁区。极重度脊柱侧弯因其手术难度大、并发症高,成为骨科领域一座不易攀登的“珠穆朗玛峰”。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再严重的脊柱侧弯仿佛都没了手术的边界,无论多么严重的病人,只要不是翻修再次手术,术后基本都能达到“三平一正”的标准。

对于成年脊柱畸形矫正手术,而梁益建博士团队既做固定,也做矫形。因为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和他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大于130°的脊柱畸形患者,一般在40岁左右就容易出现II型呼吸衰竭。此时如果不行手术改善脊柱畸形和胸廓畸形,患者体内血的二氧化碳分压常常会高于50以上,只能依赖呼吸机和吸氧维系生命。若要直接手术,他们的状态又不能做麻醉,否则可能醒不过来。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