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钉棒系统经皮改良固定法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治疗17例TileB型骨盆骨折(B1型10例,B2型5例,B3型2例),男9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应用钉棒系统经两侧髂前下棘及任意一侧耻骨结节置钉后皮下套入长连接棒固定。对于单纯耻骨联合分离,则在两侧耻骨结节置钉后皮下套入短连接棒固定。
结果
手术时间25~45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量10~35mL,平均18mL。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骨折均I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最终均恢复正常。Matta复位标准结果为优8例,良6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2.70±8.05)分,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
结论
应用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固定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骨盆;骨折;经皮固定;钉棒系统
典型病例1
38岁男性患者,因交通伤入院,诊断为TileB2型骨盆骨折。伤后3d行前环经皮闭合复位固定术,术后无伤口感染、疼痛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下地负重行走,日常生活无障碍。术后6个月取内固定时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术后9个月取内固定后无异位骨化(见图1~4)。
典型病例2
30岁男性患者,因交通伤收治入院,诊断为TileB1型耻骨联合分离损伤。伤后2d行经皮闭合复位固定术,术后无伤口感染,固定处有轻微皮下触痛感。术后1个月下地负重行走,术后6个月取内固定时触痛感消失。术后7个月取出内固定后无异位骨化(见图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