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骨折 > 肱骨近端骨折中粉碎性大结节的优势

肱骨近端骨折中粉碎性大结节的优势

2019-03-04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根据是否采用带线锚钉固定大结节骨块分为两组:带线锚钉固定组(锚钉组,14例)和未采用锚钉固定组(非锚钉组,24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末次随访时大结节移位距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采用带线锚钉固定粉碎性大结节骨块对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38例合并粉碎性大结节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26例;年龄25~86岁,平均(58.7±17.0)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5例,四部分骨折13例。根据是否采用带线锚钉固定大结节骨块分为两组:带线锚钉固定组(锚钉组,14例)和未采用锚钉固定组(非锚钉组,24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末次随访时大结节移位距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2.9±12.5)个月。锚钉固定组与非锚钉固定组平均Constant评分分别为(77.7±13.2)分、(69.5±10.9)分,末次随访大结节移位距离分别为(2.2±2.2)mm、(5.1±3.9)mm,术后肩峰撞击征发生率分别为0、33.3%,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处理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中,用带线锚钉固定粉碎性大结节可以有效的避免对骨折块的二次损伤,减少大结节再移位,降低肩峰撞击征的发生率,从而获得较好的术后肩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

肱骨骨折;大结节;骨折固定术;带线锚钉

典型病例1

51岁女性患者,跌倒伤致左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术前X线片可见肱骨大结节粉碎。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大结节采用1-0可吸收缝线缝合加固。术后当天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肱骨大结节顶端与钢板顶端距离6.2mm;术后1个月出现大结节部分骨块上移,肱骨大结节骨块与钢板顶端距离12.3mm;术后6个月肱骨近端骨性愈合,大结节骨块上移至肱骨头上方,与钢板顶端距离14.2mm;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58分,有明显肩峰撞击征。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

典型病例2

76岁女性患者,跌倒伤致右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术前X线可见大结节粉碎。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大结节采用3.5mm带线锚钉加固固定。术后X线片示复位固定良好;术后3个月右肩关节无疼痛,前举150°,双手可抬高至头顶,外旋功能良好,Constant评分88分。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5~7。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