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特别是家庭主妇们经常会肩膀酸疼,许多人就以为是肩周炎,结果越治越糟!说肩袖损伤症状之前,我想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肩袖。大家知道了什么是肩袖,就会就会对肩袖损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至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患者在长肢反复上举甩动和提拉重物过程,肩袖受到强烈牵拉和挤压研磨,肩袖结构发生松驰破裂从而导致功能障碍和疼痛。
肩袖结构
肩袖就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四块分别叫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肉的肌腱复合结构。四个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像袖子一样包裹着骨骼
肩袖的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肩袖损伤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退变:肩袖的肌腱止点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以及有骨赘形成,这些变性降低了肌腱的张力,成为肩袖断裂的重要原因。这些变化在40岁以下的成人中很少见,但随年龄增长呈加重的趋势。
2.血运:Codman最早描述的“危险区”位于冈上肌腱远端1cm内,且滑囊面血供比关节面侧好,这一无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部位。
3.撞击:肩撞击征的概念首先由NeerⅡ于1972年提出,他认为肩袖损伤是由于肩峰下发生撞击所致,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喙肩穹下方,早期为滑囊病变,中晚期出现肩袖肌腱的退化和断裂。
4.创伤:创伤作为肩袖损伤的重要病因已被广泛接受,创伤不一定是重度暴力损伤,日常生活活动或运动中的反复微小损伤更容易造成肩袖肌腱内肌纤维的微断裂,这种微断裂若无足够的时间修复,将进一步发展为部分或全层肌腱撕裂,所以很多病人都会问:我没有受过外伤,为什么肌腱也会断裂?
肩袖损伤有哪些临床表现?
1、外伤史:
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2.疼痛与压痛:
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因此,疼痛并不是“肩周炎”特有。
3.功能障碍:
肩袖巨大撕裂者,肩关节主动上举及外展功能均受限,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
4.肌肉萎缩:
病史较长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
病程较长者,肩关节被动活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明显。
对于病情超过1个月的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出现肩部活动受限。但在别人帮助下,肩部活动却不受限制。这点和肩周炎有明显的区别。
对于病情较重,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的,未及时治疗者可发生肩关节挛缩,肩关节活动范围会有不同层度的受到限制。如果你帮助患者抬高患侧上肢,你一松手,患者不能自己支撑上肢,会出现上肢坠落。这就是医生查体时所说的落臂征阳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肩袖患者在上肢上举到60°~120°范围内会出现肩关节疼痛,其余的一些检查太专业,这里就不都介绍了。总之一句话,肩袖损伤要重视,及早诊断,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