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骨折 > 骨折后患肢为什么会越来越肿,甚至出现水泡?

骨折后患肢为什么会越来越肿,甚至出现水泡?

2018-04-14 来源: 中山市中医院显微创伤骨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肢体位置低于心脏平面,则静脉回流就要克服循环阻力和重力的双重阻力,不利于肿胀的消除。将患肢置于心脏平面以上,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可促进肿胀消除。

 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居多,骨折周围部位最多。常见于小腿、前臂、膝、踝、肘、腕关节以及手足等处,大多在急性损伤后24-48小时出现。肿胀若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最终影响创伤修复和愈合。四肢的严重肿胀如果使组织内的压力接近动脉血压时,就会影响血供,使肢体缺血,会造成肢体的严重残废。可见肿胀的及时正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预防和治疗肿胀的方法法
 
1、休息:创伤后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限制受创肢体的活动,以减少出血,减缓肢体肿胀、疼痛,防止损伤加重。
 
2、冰敷:可以有效地降低肢体肿胀疼痛的程度。使用时应尽量使冰袋温度维持在0℃,以免冻伤或起不到冰敷作用。每次冰敷15-30分钟,可反复使用,至局部疼痛消失为止。
 
3、加压包扎: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一方面可使损伤组织内部压力增加,促进小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可减少渗出,减轻肢体肿胀。将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有一定的技巧性,必须采用“面”加压技术,使整个患肢各处均匀受压,且松紧适度,过松达不到效果,过紧则会影响肢体的血供,切忌形成条索状,初次采用这一技术时一定要请专科医生指导。加压包扎后要注意观察远端肢体的血供情况,若有麻木感、痉挛或疼痛加重,说明包扎过紧,应立即予以松解。
 
4、抬高患肢:是消肿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肢体位置低于心脏平面,则静脉回流就要克服循环阻力和重力的双重阻力,不利于肿胀的消除。将患肢置于心脏平面以上,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可促进肿胀消除。
 
外伤肿胀还可造成局部张力过大而引起水泡,医学上称之为“张力性水泡”
 
水泡的出现提示软组织损伤较重。伤得越重,肿胀越重,水泡越多。这既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又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延误骨折的治疗。
 
一旦出现水泡,如何处理?
 
较小的水泡一般可自行吸收;较大水泡,推荐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水泡内液,但不剪除泡皮。如果水泡皮已“蹭掉”,表面可涂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
 
近年来新兴的有银离子敷料和抗菌敷料效果良好。对于严重肿胀,考虑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应及时切开减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