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患因外伤等原因出现股骨颈骨折,在接受相应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何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正常成年人股骨头的血液主要源于经股骨颈的关节囊小动脉。股骨头缺乏丰富的侧肢循环,因而当股骨发生颈骨折、明显移位时,容易损伤血管,从而使股骨头失去滋养,一段时间后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一般而言,以下情况中,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几率较高。
1.股骨颈骨折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早期手术干预,可一定程度降低坏死几率,推迟坏死时间,并减少坏死区域。
2.骨折处越靠近股骨头,其坏死率也越高。
3.股骨颈骨折原始移位严重,股骨头血管可能受到严重损害,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也较高。
4.骨折后复位不良,如过度内收、屈曲或外翻旋转和分离移位等手法,均可增加坏死率,
5.骨折后对位好,断端愈合好可以减少头坏死,但之后亦可发生股骨头坏死。
并非所有的股骨颈骨折最终都会诱发股骨头坏死。这与骨折的位置、年龄、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但出现股骨颈骨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当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