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患者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时对于做哪种检查比较困惑,那么,到底需要做几种,哪种更好些?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都有什么作用。
虽说CT、X片、磁共振的片子看起来区别不大,但是其作用却完全不同,为大家一一介绍。
腰椎X线平片
作用:
1、腰椎X线平片能够看到人体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能够间接的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2、腰椎X线平片可以发现腰椎结核、腰椎肿瘤疾病。
3、腰椎X线平片能够显示患者是否存在脊柱偏斜、脊柱侧凸等腰椎畸形。
不足:
单纯腰椎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人体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
CT检查
作用:
1、CT能够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
2、CT能够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
提醒:
CT是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极为重要的依据。
核磁共振(MRI)检查
MRI是腰椎间盘突出,乃至所有脊柱疾病诊断“金标准”,对于确诊患者病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用:
1、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
2、不同层面MRI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
3、MRI能够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
不足:
MRI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
总结
腰椎疾病,乃至所有的脊柱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常见后果就是突出导致脊髓或神经受压出现的肢体异常。
CT、X片、MRI三种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MRI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作用明显——显示突出是否造成患者脊髓、神经受到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