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氨基葡萄糖有镇痛作用吗?

氨基葡萄糖有镇痛作用吗?

2017-05-30 来源:关节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骨关节炎的一系列症状中,炎症因子是关节疼痛的「罪魁祸首」。相关研究表明,骨关节炎中的异常软骨细胞能够激活和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前列腺素等。

  作为「骨关节炎慢作用药及软骨保护剂」的一种,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对于关节软骨的修复、骨关节炎病程的延缓,有着十分明确的疗效[1]。但除了软骨修复的作用外,氨基葡萄糖类药物能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吗?

  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OA)的治疗指南中,将氨基葡萄糖类药物描述为「可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提高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保护损伤的关节软骨,同时缓解OA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OA的病理过程和疾病进程。因而兼具症状调控和结构调控效应」[1]。其中明确指出了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对关节疼痛有缓解作用。与此同时,国外的临床试验也表明,氨基葡萄糖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在骨关节炎症状处理中发挥着良好作用,不仅抑制了患者疼痛程度的加深,而且抑制了骨关节炎并发症状[2]。那么该类药物抑制关节疼痛的药理学机制又是什么呢?

  1 氨基葡萄糖类药物通过「抗炎作用」缓解关节疼痛

  在骨关节炎的一系列症状中,炎症因子是关节疼痛的「罪魁祸首」。相关研究表明,骨关节炎中的异常软骨细胞能够激活和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前列腺素等。这些炎症因子导致的伤害性刺激使传导疼痛的感受器和神经痛觉敏感性增加,临床表现即为痛感增强,患者感到关节部位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3]。

  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正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达到明显的止痛作用。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比,氨基葡萄糖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但其机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同。有观点认为,氨基葡萄糖是通过刺激软骨细胞产生具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稳定了细胞膜,进而起到了抗炎止痛效果[4]。考虑到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并发症较少,副作用较小,因而在某些方面可以作为非甾体类药物的替代品。

  2 氨基葡萄糖类药物通过保护关节结构缓解关节疼痛

  氨基葡萄糖类本身便是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的重要原料之一。外源性的氨基葡萄糖类药物补充后,软骨细胞能将其合成氨基葡萄糖多聚糖,生成新的软骨基质,进而修补受损的软骨。现阶段的相关实验已经证明,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与关节结构的改变存在密切相关,尤其与骨赘的生成存在紧密联系,而骨赘正是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导致的生物力学失稳定性而产生的[5]。所以,氨基葡萄糖类药物通过修复关节软骨,恢复正常的关节结构和阻止骨赘的生成,进而缓解关节疼痛。

  综上所述,氨基葡萄糖类药物不仅能够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还能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但应该注意的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仅有中轻度疼痛缓解作用,而且往往起效较慢,对于中、重度和急性的关节疼痛患者,还是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其他类型的强效止痛药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