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许多骨病患者深受骨病折磨,然而他们对骨病的认识却普遍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关节痛就一直卧床休息
有的骨病患者因关节肿胀疼痛,长期不敢下床活动,最终导致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直、变形,造成终身残疾。其实,关节疼痛是因关节润滑液缺失,关节软骨受损导致。
注意:骨病患者应坚持适当地锻炼,既可以减轻关节疼痛、促进肌肉放松,还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
误区二、只有老年人才会患骨病
骨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罹患骨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骨关节炎等疾患,近年来也趋向年轻化。
注意: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学习、不良的驾驶习惯,以及酒精摄入过多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关节病变。
误区三、使用激素治疗效果又快又好
激素是处方药,治标不治本。
注意:长期服用激素可引起不良反应,还可使体内钙、磷排泄增加,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骨病,甚至导致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果。
误区四、治疗骨病长期依赖止痛药物
许多老骨病患者认为,能快速止痛的药就是疗效好的药,因而过分地依赖止痛药物,服用剂量也越来越大。临床还发现,这类药物易引起肠胃不适、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注意:消炎止痛药物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症状的作用,并不能根本消除致病根源。常见骨病的形成除了缺钙以外,还与氨糖软骨素减少有关,导致软骨肥大增厚、骨质疏松等,最终形成退行性骨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