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脱位 >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摘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包括脱位前期病变,在脱位前期髋关节没有脱位现象,只有髋臼、股骨头和关节囊发育不良,在患儿站立和开始行走之前的1岁以内,虽然已有病变存在,但症状不明显或较轻。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叫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小儿最常见的畸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包括脱位前期病变,在脱位前期髋关节没有脱位现象,只有髋臼、股骨头和关节囊发育不良,在患儿站立和开始行走之前的1岁以内,虽然已有病变存在,但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当婴儿开始站立、学走路以后,髋关节才逐渐发生脱位,已经发生半脱位或全脱位的小儿症状比较明显,但常因这种小儿刚开始学走路,家长不易发现小儿病态。父母们一定要多留心宝宝身体有没有异常,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错过治疗的最好时机,给宝宝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婴儿出生后至6个月以内是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如果发现婴儿出现这些现象,父母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

  1. 可以通过孩子学走路的情况判断有无异常

  如果孩子走路一跛一跛或向两侧摇摆,犹如鸭子走路,或是站立时腰部向前凸出明显,就有可能是髋关节脱位。很多家长都误以为这是孩子刚学走路时的正常动作,甚至将其当成X形腿和O形腿问题,延误了治疗。

  2. “蛙氏试验”检查

  让孩子平躺于床上,先将其膝盖弯曲至90°,然后将髋部缓慢外展,看能否平置于床上。建议孩子出生后即做个简单的“蛙氏试验”检查:将孩子屈膝屈髋,外展开髋关节,展开顺利为正常,否则就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3. 查看宝宝大腿的条纹

  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小儿髋关节脱位。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小儿髋关节脱位。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4.检查宝宝的骨盆

  与正常儿相比,宝宝屁股有些翘,正面观察整个骨盆呈菱形,说明股骨头不在髋臼内,而在髋臼外上方。如发现以上情况,应考虑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及时到医院骨科检查,并做X线拍片,检查髋臼发育情况及股骨头的位置。

  5. 检查宝宝的两下肢

  宝宝双侧下肢活动不平衡,一侧下肢活动少,另一侧下肢活动多;或一侧下肢蹬踩有力,另一侧下肢蹬踩力量小。

  宝宝两下肢的外观不对称,长短不一大腿粗细不一。

  宝宝的大腿外观有短缩,且下肢外旋,即脚尖明显向外。

  宝宝在活动下肢时,感觉到髋关节有弹响声。

  宝宝的下肢伸直或屈曲时,髋关节不能充分受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小儿髋关节脱位病因:小儿髋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不也较明显。

  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小儿髋关节脱位预防

  家庭护理要点:

  宝宝睡的床褥要选稍微硬一些的,以防小屁股沉下去,对病情康复不利。

  患儿的裤子要稍大一些,最好是有背带的那种,这能使宝宝自由地活动腿脚,伸展髋关节和膝盖。

  日常关注要点:

  平时抱或背患儿的时候,要注意使他的腿向左右两边充分打开。

  宝宝学会站立后,留心其两腿是否有长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