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女性为男性的5倍,主要表现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常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疼痛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甩手后减轻。
检查时可叩击腕部掌侧正中,造成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部分病人手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钟后手指感觉异常加重,利用血压计在上臂加压至远端肢体静脉扩张可诱发症状出现。
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多数患者有效果。另外,可采用腕管内皮质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每周1次,用3~4次。如果第一次封闭后无效,则不再封闭。还有人发现,局部封闭的效果和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局部封闭效果好则手术治疗的效果必然好。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必须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2.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通常行腕横韧带切开腕管减压术。术后短臂石膏固定手于伸腕位7~9天,然后去掉石膏开始主动活动。
关节镜腕管切开减压术:这一新技术近年来才开始应用,应用关节镜进行腕管切开减压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
腕管综合征预防
腕管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多数病人是因手,腕部活动过度所致,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病人预防工作是有意义的,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病前预防,而且还在于症状缓解后预防复发。
1.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应注意劳动间期休息,防止腕部正中神经持续性受压,中年女性在劳动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另外,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2.注意避免劳作中洗冷水,避免寒冷刺激和过度伸屈用力,注意局部保暖。
3.对于已经患该病的病人经过治疗后如症状缓解,要注意防止复发,要避免长时间手,腕强度较大的活动。
4.因外伤所致的骨折,脱位病人如有手指麻木,疼痛,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时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