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治疗 > 中医骨科 >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2016-12-17 来源:颈肩腰腿痛康复之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患侧胸锁乳突肌及患侧颈肩背部肌肉(项韧带、斜方肌)发育不良,致使俩侧的项韧带、斜方肌等肌群发育不平衡所致。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指小儿头向患侧倾斜,脸面部、下颌部朝向健侧,并且患侧面部及眼睛常伴有发育不良的一种先天性颈部畸形疾患,是因难产损伤胸锁乳突肌,引起肌纤维挛缩而成。临床推拿治疗时应排除其它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斜颈。如:骨性或眼性疾患所造成的斜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小儿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有多种学说:

  ①胸锁乳突肌的静脉受阻学说

  ②间室综合征后遗症学说

  ③产伤学说

  ④胸锁乳突肌先天性发育不良学说

  ⑤遗传学说

  ⑥宫内压抑学说

  ⑦炎症学说

  ⑧胎儿运动学说

  ⑨胎内负荷学说等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因禀赋不足,气血阻滞,经络不通,筋失濡养,经筋聚结所致。西医认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病理机制为多种因素所致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纤维化、挛缩变性,形成条索状挛缩变硬或呈多棱形硬肿块,使病变部位血管变得细小,造成患侧脸面部、眼睛等发育不良而变小,严重者后期可伴一侧肩高一侧肩低,颈椎或上胸椎有代偿性脊柱侧弯。推拿治疗一般越早介入越好,以便尽可能避免随小儿生长,包块组织随之纤维化。经过治疗消失后也不可立即停止治疗,应注意后期的复查,以避免此病的反复。

  1岁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处的包块组织经按摩后仍较硬,患儿颈部功能活动仍受限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有三种况:一是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有明显的、较硬的包块组织,这种常较容易被患儿家长所发现;二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及患侧颈肩背部肌肉(项韧带、斜方肌)发育不良,致使俩侧的项韧带、斜方肌等肌群发育不平衡所致。这种多在小儿3、4个月以后直立竖抱时才被发现。三是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乳突端较粗,胸锁乳突肌弹性较差。

  一、主证:小儿生后一侧颈部有梭形或条索状硬块,其走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头向患侧倾斜,脸旋向健侧,颈前倾。如不及时纠正,患侧面部相对变小,颅骨发育不对称,转侧活动功能受限。

  二、治则: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

  三、处方:对患侧胸锁乳突肌采用推、揉、捻、拿、弹拨,拉伸等手法。

  四、操作手法:1,患儿仰卧,医者用拇指或食、中指螺纹面推揉患处。

  2,医者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拿住胸锁乳突肌的肿块,拿捻局部,注意手法宜柔和,不可用力太大。

  3,继以拇指弹拨患处5-10次。

  4,医者一手按住患儿患侧肩部,另一手拿住患儿的头部,轻轻地向健侧倾斜摇动5-10次,接着一手扶住患侧头部,一手托住健侧下颌部,将患儿面部慢慢地向患侧旋转引申3次。

  5,再用拇指螺纹面推揉患侧地仓、耳后高骨、风池、肩井等穴。

  每次推拿约3-5分钟,每日一次。也可将手法交给家长,辅助按摩。一般2-3个月左右可治愈。

  5,防护:推拿出汗后,勿被风吹;小儿斜颈的治疗越早越好,一般以出生3个月以内开始治疗为好,通过推拿手法的作用,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舒筋活血,促使局部肿块消散,临床治愈率很高。手法容易掌握,家长只要认真细心的配合推拿,一般都可以取得明显疗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