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时叫骨折。由于致伤外力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叫开放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依骨折线的走向不同,可分为横行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等。还可按骨骼的名称分为股骨骨折、尺骨骨折、桡骨骨折等。不同类型的骨折其治疗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
骨折的类型和部位不同其症状不完全相同,但骨折的局部症状主要有: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有明显的压痛,可用骨摩擦音。
2、肿胀:由于骨折端小血管的损伤和软组织损伤水肿,故骨折部位可出现肿胀。
3、畸形:由于骨折端的错位,肢体常发生弯曲、旋转、缩短等畸形,当骨折完全断离时,还可出现假关节样的异常活动。
4、功能障碍:骨折断后,肢体原有的骨骼杠杆支持功能丧失,如上肢骨折时不能拿、提,下肢骨折时不能行走、站立。
5、大出血: 当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伤员往往发生大出血,出现休克。大出血多见于骨盆骨折。
患者可根据下列表现自我进行初步判断
一、要看受伤时的暴力是大还是小。一般来说,暴力大的更易造成骨折。但老年人骨质脆,骨科术后护理和骨折的康复护理专家说,有时暴力虽小也会造成骨折;而如是少年儿童,其骨质柔韧有弹性,即使暴力稍大一些,也不一定会造成骨折。
二、视受伤的姿式。如滑倒时,手会不由自主地先着地,这时手臂易骨折;从自行车上摔下,侧身而髋骨先着地,则髋骨易骨折。
三、从伤后出现的症状以及功能障碍加以分析。若伤处疼痛剧烈,局部肿胀明显,有严重的皮下瘀血、青紫,出现外观畸形,这时均应考虑有骨折的可能。此外,一般骨折病人多有功能障碍,如手臂骨折后,手的握力差,甚至不敢提东西;下肢骨折后,不能站立或行走;腰部骨折后不能坐位。
四、用在远离受伤部位叩击的方法检查。如上肢骨折,骨科术后护理和骨折的康复护理专家说,此手握拳,另一手手掌轻轻绐予撞击,若伤处感到疼痛,则骨折的可能性极大。至于下肢骨折,可用拳轻轻叩击患肢足跟,看看伤处有无痛感。
在上述四条中,后面两条比前面两条更为重要。
当然,如果患者对用此法仍感不放心时,还可到医院拍摄X线片,以期得到更为明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