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痛有哪些常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能起到短期止痛的效果,但见效缓慢,并不能根治,仅靠药物彻底治愈不现实。
二、物理治疗:可进行理疗,局部热敷,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等症状,但难以终止疾病的发展,远期效果不理想。
三、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有效消除症状,但会增加风险和治疗费用,需谨慎选择。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中医指出,足跟痛多是由于肾虚、气滞血淤、经络受阻或足跟底部骨质退变、增生引起的,中医采取中药外治法,在这里为大家推荐几则外治验方,共参考。
1、米醋1000毫升,适当加热后浸泡患足,每次1小时,每日1次,15~20天为1个疗程。
2、当归20克,川芎、乳香、栀子各15克。共研细末,撒入棉纱布间,缝制成合适的鞋垫数只,交替使用,1个月为1个疗程。
3、透骨草、寻骨风、老鹳草各30克,黄花蒿20克,独活15克,乳香、没药、血竭各10克。水煎,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7~10天为1个疗程。
4、白芷30克,白芥子、川芎各10克,共研为末,用醋调成稠膏状,敷于洗净的足跟患处,面积约1枚硬币大小,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3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1~2次可显效。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尤适宜因骨质增生引起的足跟肿胀疼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