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骨囊肿,又称为单纯性骨囊肿、外伤性骨囊肿、原发性性囊肿、不显影性骨囊肿。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良性、先满液体、常不显影的病损。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9—14岁的学龄儿童,男多于女,比例为(2—3):1,股骨上端于朗端为多发部位。一般不会超越骨锰软骨板。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及年龄将其分为2型:活跃型多见于10岁以下,病变紧贴骨箭的干肪端;静止型多见于10岁以上,随生长病变远离干能端、局部表现酸困及隐痛感觉,病变表浅时肿大触痛,轻微外伤后可产生病理性骨折,则明显疼痛、肿胀。
X射线片表现
典型性骨囊肿,邻近骨能板干镐端,呈椭圆形或梭形透亮区,密度较髓腔低或近似;中心性膨胀,囊壁完整,骨皮质变薄,但不超越预板,其长轴与骨干方向一致,横径不能大于箭板,无骨膜反应,界限清楚,囊周围可呈现轻微之硬化带。
病理表现
骨皮质变薄,内壁有骨峭,囊壁为灰白色或棕色纤维膜,囊液稀薄呈棕色或橙黄色,偶为血性液体及肉芽组织。
显微镜检查
囊壁为成纤维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及散在多核巨细胞构成。
治疗
彻底搔刮囊壁、碎片植骨,紧密充填,效果良好。对复发病例,作局部截除较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