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诊断关节脱位
摘要:关节脱位又叫脱臼或脱骱,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病理性和习惯性脱位四种。
由于现在的小孩子都比较娇生惯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能够有效地进行管教,这也就导致了有些孩子比较跳脱,经常会因为上窜下跳,从而导致自己出现走关节脱位的情况,这也是孩子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
骨科疾病,那么在孩子患上了这种疾病之后,家长要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诊断呢?
1·关节脱位又叫脱臼或脱骱,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病理性和习惯性脱位四种。如按脱位程度来分,可分为半脱位和全脱位。按脱位后的时间来分,又可分为新鲜脱位和陈旧性脱位(指脱位超过三周以上者)。
2·小儿关节活动范围大,关节周围韧带松驰,牵拉负重后容易引起关节脱位。便如大人牵拉小儿手臂用车过重或小儿走路不慎跌倒都有可能引起
肘关节脱位。
3·肘关节脱位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小儿常因此啼哭,伤肢手臂主动、被动攻能丧失,如不能抬臂等。脱位局部有典型的关节变形,外观与另一侧不对称。
4·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于受伤过程及感觉难以用言辞表达,常用哭闹或不高兴来表示,因此家长或老师需要细心观察。检查时,幼儿因为害怕疼痛,往往不能很好合作,如勉强进行检查,难以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因此宜从估计没有受伤的部位开始检查,动作要特别轻柔。
5·关节脱位后如没有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脱位处往往会产生局部充血、肿胀现象,并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内折等并发症。因此,家长或老师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关节脱位应尽早复位
1、
下颌关节脱位:症状是伤员上下
牙齿对合不齐。嚼肌紧张,下颌前移等。
救护人先将两手的大拇指包上纱布,放在对方两侧下臼齿上,拇指压迫两侧臼齿,其余四指握下颌弓,提起下巴后上方轻推,大拇指从牙上滑出。此时,可听到滑动声响,表示已复位。复位后,伤员上下牙齿可对齐,可自由张嘴,但在一个月内不宜大张嘴。
2、肩关节脱位:典型的症状是扁平方肩,肩峰下边有一凹陷,并且可摸到肱骨头,患者手不能贴胸去摸另侧肩。
肱骨下脱位的整复时,伸臂,肩半外展,牵引,在腋内推肱骨头向上。 前脱位时,要屈肘,上臂贴胸,外旋肩关节,肘贴胸向前移,横过胸前,旋肩关节,将手放到内侧肩;后脱位时,使肩半外展,屈肘,外旋肩,肘向前移,用手推肱骨头。
复位后常用绷带固定一个半月。
3、肘关节脱位:脱位后肘关节肿胀,前臂不能屈。
救护人握住患者前臂,慢慢牵引,保持牵引力,屈曲肘关节,恢复原来位置。
专家再一次为我们介绍了对于一系列的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由于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且都是属于突发状况,所以大家为了能够降低这种疾病的伤害,或多或少都应该要学习一些对这种疾病的急救措施,通过以备不时之需,降低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