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脱位 > “大手牵小手”导致脱位 幼儿胳膊不能随便拉拽

“大手牵小手”导致脱位 幼儿胳膊不能随便拉拽

2016-07-2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宝宝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时候该怎么办?骨科医生建议,应该到最近的医院求助于骨科医生。专业的骨科医师多会通过手法复位。

  孩子年幼时,家长时常会牵着他们走路,有时还会拎着孩子胳膊玩耍。殊不知,对于1-4岁的幼儿来说,这样的动作很危险。前几天,市民郑先生牵着儿子爬台阶,孩子胳膊居然出现了脱位。而在医院,这样的病例很常见。医生表示,对于1-4岁的孩子来说,肘关节还未发育完全,拉拽等动作稍大,很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

  意外

  拉孩子爬台阶使胳膊脱位

  前几天的傍晚,郑先生和妻子领着3岁的儿子到荷花池公园散步。一家三口“大手牵小手”,十分温馨。当经过公园里的拱桥时,妻子很快走过台阶,等在桥上。回头看见儿子慢腾腾地不愿走路,便连声催促。可是儿子却耍起小情绪,不愿意往上爬。郑先生拎着儿子的左手腕往上走。没走几步,就听见孩子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大叫“疼”。郑先生想要查看,可孩子却不让人碰他的左手。

  一开始郑先生以为孩子闹脾气,可是等他们散完步准备回家,孩子还是直喊胳膊疼,甚至不能弯曲。“开始没想到是我拎他爬台阶引起的,因为平时也曾这样拉着他出门。”郑先生说,担心孩子骨折,就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在苏北医院急诊科,医生诊断,孩子为桡骨小头半脱位。郑先生很懊悔:“我也没想到,轻轻一拉,孩子骨头就脱位了。”好在经复位治疗,孩子伤势已恢复。

  诊断

  孩子肘关节尚未发育完全

  昨日,记者从苏北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孩子被家人“牵手”导致脱位的病例很常见。“差不多每天晚上急诊都能接到两三个类似病例。”记者随机采访时发现,不少家长都有过拎孩子胳膊的经历。而骨科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手臂的拉拽,都很有可能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苏北医院骨科医生韩奎敬告诉记者,这类脱位多发生在1-4岁的幼儿。“此时宝宝的桡骨头发育尚未健全,桡骨头和桡骨颈的直径基本相同,而环绕在桡骨头周围的环状韧带相对比较松弛,对桡骨头起不到牢固的稳定作用。当宝宝的肘关节处于伸展并且向内侧旋转的位置上时,手腕或者前臂突然受到纵向的牵拉力,桡骨头就会向下脱位,而环状韧带就滑过桡骨小头并嵌顿于关节间隙,从而阻止了桡骨小头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最终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大人领着孩子时,孩子的肘关节正是处于伸直、前臂内旋的体位,所以很容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由于是牵拉引起的,因此临床上又称为“牵拉肘”、“保姆肘”。

  “家长们在领着孩子时,要尽量小心,不要强力牵拉孩子的肘关节。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家长更不要对孩子生拉硬拽,既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肢体。”医生提醒,如果宝宝哭闹不止,拒绝活动或者按压,可以判定宝宝出现了桡骨小头半脱位。

  支招

  出现意外需立即就医复位

  宝宝一般到了5-6岁的年龄就极少出现“牵拉肘”了。因此,在宝宝6岁以前,一定避免过于用力牵拉宝宝的上肢,防止出现保姆肘。

  当宝宝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时候该怎么办?骨科医生建议,应该到最近的医院求助于骨科医生。专业的骨科医师多会通过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绝大多数不留后遗症,父母可不必过于担心。复位成功的标志就是宝宝可以自由地活动并能屈伸肘关节。复位成功后,患肢可用三角巾悬吊,尽量稳定3-5天,减少活动,以防止造成习惯性脱位。对于经常复发的习惯性脱位,家长们应注意,一定要避免牵拉患侧肢体。

  怎样正确地牵孩子?

  1.不要让宝宝的手臂过于伸直,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意外缓冲保护!

  2.身子侧向宝宝,让宝宝的手自然地握搭在你的手心中!

  3.不要过于用力提拉宝宝手,牵扯前行速度也不要太快!

  4.请弯下腰来,弱小的宝宝需要你更贴近地保护他!

  是不是很简单?但是依然有无数人在用错误的牵拉方式,宝宝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成长隐患中!这些人中有保姆阿姨,也有亲戚朋友,甚至是孩子的父母!

  这一点不止需要父母知道,也需要更多宝宝身边的人知道!只有注意到了这些,宝宝才能快乐安心地手牵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