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又称脱臼,常见的关节脱位有哪几种呢?关节脱位后如何处理呢?各个关节的脱位由于不同关节的解剖特点和外伤的性质与方向而有一定的脱位方向。下边介绍常见的关节脱位:
1、肘关节脱位 多因肘关节过伸引起,常为后脱位。尺骨与桡骨端同时向肱骨后方脱位,尺骨鹰嘴半月切迹脱离肱骨滑车。少数可为侧方脱位,尺、桡骨向外侧移位。肘关节脱位常并发骨折。关节囊及韧带损伤严重,还可并发血管及神经损伤。
2、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活动范围最大,肩胛盂浅,关节囊与韧带松弛而薄弱,易因外伤而脱位。分为肱骨头前脱位两种,以前脱位常见。肱骨头前脱位时,常同时向下移位,位于肩胛盂的下方,称为盂下脱位。也可向上移位,位于喙突下方或锁骨下分,分别称之为喙突下或锁骨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常并发肱骨大结节或肱骨颈骨折。肱骨头后脱位少见,只有侧位才能发现肱骨头在肩胛盂的后方,正位易漏诊。
关节脱位后要如何处理呢?
1、复位 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复位。
2、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使受伤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得以修复愈合。固定时间为2-3周。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它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应让病人受伤的关节安静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适的位置。由于脱位时间越长,复位就越困难,所以应尽可能在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