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C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及髋发育不全,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除股骨头、髋臼外,病变常累及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出生以后的六周到六个月是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讲,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最好。3岁以内的患儿主要采用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及支具等保守治疗;3岁以上的患儿,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带来终生残废。
孩子到了一岁以上开始走路的时候,如果髋关节异常,患儿一般开始行走的时间较正常晚,单侧脱位时,患儿可能出现的步态就是跛行。双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则有一个典型步态,就是站立时骨盆前倾,臀部后耸,腰部前凸特别明显,走路的时候明显左右摇摆,步态有点像动画片里面的唐老鸭,我们医学里面给它一个名词叫“鸭步”。
患儿仰卧位时,双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时,双侧膝关节不在同一平面,推拉患侧股骨时,股骨头可上下移动,似打气筒样。在正常情况下,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如果站立侧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因臀中、小肌肉松弛,对侧骨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对于这些情况,家长有时候比较容易忽视,认为孩子学走路的时候,走路不稳,天天见,见怪不怪,等到很大的时候才发现,错过了治疗的最佳实际。
在婴儿出生早期,如果发现以下症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地到正规医院做一些检查。那么在早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表现呢?
1. 观察孩子的双下肢活动是否对称。如一侧肢体活动较少,或者蹬踩力量小于另一侧;
2. 看孩子的大腿内侧、臀部、腹股沟及膝关节后面皱褶明显不对称;
3. 看孩子的大腿,大腿外观缩短,特别是下肢有外旋,脚尖旋在外面;
4. 活动髋关节的时候,闻及髋关节有弹响声音;
5. 髋关节外展受限,把大腿分开,是否两侧外展幅度不同等等。
假如您发现您的宝宝有上述表现,不妨带他及时去找有经验的骨科医师检查一下,确诊往往需要拍X光片或其他检查。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四肢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不要贻误病机,留下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