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其多为慢性腰痛症状。对待该病,如症状不是很严重,或滑脱在椎体的1/2以内,都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中医整脊医学通过理筋调曲、松解复位等整体治疗,可恢复或改善脊椎生理曲度,帮助滑脱复位,减轻乃至消除症状,如能坚持针对性功能锻炼,更可有效控制复发。
据专家介绍,腰椎滑脱症主要因外伤、慢性劳损、长时间久坐等原因引起,其首先造成脊柱的椎曲紊乱,导致椎体向前或向后滑脱,刺激和压迫脊神经、马尾神经等引起一系列症状:其多为慢性腰痛,常为酸胀、沉重、乏力感,开始时感到下腰酸痛无力,久坐、久站即感下腰酸痛,躺下休息后可减轻,严重时下腰痛放射至骶部,可出现双下肢麻痹、大小便无力等。
对腰椎滑脱的治疗,目前西医临床常用脊柱融合术、神经减压术等,但风险性较高,病人感觉痛苦,且有不少并发症,随着时间延长,因融合、减压等还会导致腰椎曲度进一步变小,削弱脊柱的稳定性,临床多见复发。
中医整脊医学认为,腰椎滑脱是腰椎力学长期失衡造成椎曲紊乱的结果,因此调整椎体曲度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关键。其治疗法则包括:理筋、调曲、练功。其中,“理筋”的方法主要包括骨空温针调压、药熨、膏摩等,严重者须采用专门的理筋松解术,可高效疏通阻滞、解除粘连、改善微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调曲”,通过“四维调曲”可充分调动腰大肌对腰曲的内在作用力,再辅之以调椎复位正骨,可使位移的椎体得到复位,恢复腰椎的生物力学动态平衡。
腰椎滑脱患者坚持日常功能锻炼亦非常重要,如采用“点头哈腰”、“床上起坐”、“前弓后箭”等过曲式为主的锻炼方法,都能恢复与加强腰背肌肉,有利于椎体稳定,不仅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预防复发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