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

2019-11-12 来源:画桥镇中心幼儿园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患者、隐形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都可传染该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眼下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保障孩子的正常教育秩序和身心健康,家长们了解足够的传染知识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哪些人?

手足口病患者、隐形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都可传染该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怎么辨别宝贝是否发展成重症?

两摸:

一是摸宝宝额头是否发高烧;

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两看:

一是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

二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情况,爸爸妈妈赶紧带小朋友到正规医院就诊。另外,建议家长们不要自行判断所患手足口的轻重程度,而是相信医生,交由医生做专业判断,无论轻重,都应尽快就诊。

手足口病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药物和疗法,只能针对症状治疗,如发热导致不舒服就吃退热药。同时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液体以避免脱水。抗菌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目前也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都比较轻微,7-10天内即可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心肌炎等)、甚至死亡。早期识别重危病例,及时对症治疗以及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手段。

轻症手足口在家治疗家长该怎么办?

1多观察

观察小朋友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同时参照上面的“两摸两看”,重点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先兆。

2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常常会出现口腔溃疡,家长们要注意保持小朋友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3合理饮食

小朋友夏季得病,更容易缺水,家长要给小朋友多喝温开水。如果发热、口腔疱疹而不愿意吃东西,可以给他吃清淡、易消化粥或面食等。

4皮疹护理

给小朋友换上舒适、柔软衣服,同时要防止他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小朋友,还要记得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

5清洗消毒

小朋友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6小招:

如果宝宝已经确定患了手足口病,妈妈们需注意家庭护理,手足口病治疗上以清热泻火利湿为治疗原则,可根据小儿的临床表现来辨证治疗。小儿患病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配合医生的治疗:

由于患儿口腔溃烂、疼痛,故饮食尽量清淡,以流质食物最宜,避免进食酸辣、燥热、肥腻、难消化之品。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溃疡局部可用淡盐水抹拭,局部喷上喉风散或西瓜霜等。若口腔黏膜溃疡明显的可用思密达粉剂撒于创面,以促进局部黏膜的修复。

手足心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

可适当配合饮食疗法,如以胡萝卜、马蹄、竹蔗煲瘦肉汤或竹叶卷心加冰糖煎水代茶等。

一旦患儿出现胸闷、气促、疲惫等症状,应警惕并发心肌炎的存在,立即去医院诊治。

若患儿突然呕吐、颈项强直,甚至四肢抽搐,为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在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温馨提示:在手足口、水痘病高发期,除了做好洗手和消毒等日常的防控措施,要做到家里勤通风、衣服增减要及时、避免孩子着凉免疫力下降,还需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娱乐场所,避免让孩子过多接触公共设施,患病儿童多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玩耍接触。

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胰腺炎等。

-主要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常伴有有发热、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等。病程一般10-14天。

-传播途径-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治疗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体温达38.5度以上时可用解热镇痛药。

-预防-

接种疫苗、早期隔离患者、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流行季节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接种疫苗

勤洗手

隔离患者

使用自己的餐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