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玫瑰疹、手足口病、水痘来势汹汹

玫瑰疹、手足口病、水痘来势汹汹

2019-08-19 来源:广州女子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发热,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大部分家长也能比较淡定地应对,但是如果发热伴有皮疹出现,有的家长就会开始紧张、担心。

孩子初到世上,刚刚展露头脚,身体柔弱,需要爸妈的精心照顾,才能在风吹雨打中茁壮成长~

但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新生儿护理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如果准备不够充分,面对宝宝突然出现的一些病症,可能会手忙脚乱。

发热,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大部分家长也能比较淡定地应对,但是如果发热伴有皮疹出现,有的家长就会开始紧张、担心。

恐惧往往来源于不知道、不了解。对于儿童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幼儿急疹、手足口病、水痘,它们通常会有什么表现,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快来跟随儿科医生学习一下相关知识,了解之后,宝宝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从容应对啦~

幼儿常见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正确处理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在宝妈圈的知名度非常高,很多宝宝在第一次发烧,没有其他症状,宝妈都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是不是幼儿急诊。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很多宝宝患的第一个发热性疾病就是它。它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常见于6个月到两岁的婴幼儿,一岁以下最为多见,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以冬春季为主。

幼儿急疹孩子一般就只感染一次两次,通常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而传播。它的潜伏期是8~14天,也就是说,宝宝在生病前的一两周就已经感染了该病毒。

临床表现:

以发热起病,体温有时可高达39~41摄氏度,一般持续3~5天。虽然宝宝发热时的体温很高,但是一旦体温降下来,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家长千万不要因为高热就乱了分寸,胡乱用药。

“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点,也就是说体温突然正常后,慢慢地皮疹就出来了,大多是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褪色。疹子全身可见,大多数是从颈部躯干向四肢发展,手足皮疹比较少。一般1~2天后就消退,也不留痕迹,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就消失。

有的孩子会同时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早期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也有的孩子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这些情况都不需要特殊处理。

幼儿急疹多伴有反复高热,一般建议宝宝在发热超过24小时的时候到医院化验个血常规。此时宝宝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会增高,很多宝宝甚至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中心粒细胞缺乏症。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多是自限性的,慢慢就会恢复正常,动态监测血常规中的变化就好。

正确护理:

当宝宝因发热出现明显的不适,可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且预后良好,很少出现其他并发症,不必使用抗生素。

幼儿急疹容易出现高热,有的孩子在体温上升期会出现寒战、手脚发凉,此时应适当保暖,但千万不能捂热,多给孩子喝温开水。当手脚温热后,要注意散热并监测宝宝的体温,20~30分钟量一次,必要的时候给予退热药。

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屋内每天通风2次以上,每次保证半个小时。

手足口病

全年均可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秋冬季节为次高峰。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20多种肠道病毒。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好发于6个月~5岁的儿童,3岁以内更常见。

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边都有病毒,它们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都可能有病毒附着,同时具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为38~39摄氏度,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1~2天后,孩子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逐渐发展成疱疹,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病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绝大多数的患儿在3~4天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慢慢痊愈。无并发症的宝宝1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甚至死亡。

在发现孩子手脚长疱疹之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的表现,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需要立即送医治疗:

1.持续高热,体温>39度,常规的退热效果不是很好;

2.嗜睡、呕吐、头痛等异常表现,伴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者肌肉抽搐;

3.体温正常的时候,呼吸、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正确护理:

对症治疗。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发热时要多喝水。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坏的地方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来减轻疼痛,并促进糜烂地方的早日愈合。

如果宝宝因为口腔有糜烂,出现吃东西困难,可以给予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且食物不宜过烫,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

预防: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用流动水给孩子洗手。家长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注意孩子用品及环境卫生。尿布及时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要充分清洗、消毒,室内经常通风。

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患者在出疹前的1~2天就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擤鼻涕、咳嗽等将病毒散播开来,水痘疱液也能传播病毒。

水痘的潜伏期大约有10~21天,大部分孩子在出疹前可以出现发热、头痛、肚子疼,通常在发热后的1~2天就开始出皮疹。

临床症状:

全身都可能出现皮疹,痒感明显。最初出现在躯干部、胸背、肚皮,逐渐扩散至四肢和面部;疹子还可以出现在嘴里、会阴部和头皮里。新旧皮疹分批出现,后期疱液变浑浊,最后结痂脱落。

幸运的是,绝大部分的水痘皮疹都不会留下疤痕,但需要注意保持皮疹不被抓破和继发细菌感染。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只要加强护理、对症治疗和耐心等待疾病恢复就可以了。

正确护理:

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局部冷敷有助于缓解瘙痒。

给孩子穿柔软透气的衣服,避免穿羊毛制品等粗糙的衣服,选择透气、轻薄、柔软的被子。

剪短并磨圆孩子的指甲,避免皮肤被抓伤。

用温水给孩子洗澡,避免用碱性的沐浴露。洗澡后及时使用润肤露给皮肤保湿,因为皮肤干燥也会加重瘙痒的感觉。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的情况,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建议不要给水痘患儿服用布洛芬,如果您不确定,服用前请咨询医生。此外,患儿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好的方法。水痘疫苗可在1岁后接种。由于考虑到接种一剂保护力偏低,建议接种两剂,就是12~15个月的时候接种第一针,4~6岁再接种,第二针为加强。

疫苗的保护率达不到100%,有的孩子即使注射了疫苗,还可能患水痘。但接种过疫苗的孩子,即使出水痘,皮疹也很少,症状往往更轻微,康复得也快。

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如果孩子存在免疫缺陷或特殊情况,应向医生咨询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如果不幸患上水痘,应该注意隔离,不要回学校上课或与其他小朋友玩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