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即将换季了 孩子的鼻炎治好了吗

即将换季了 孩子的鼻炎治好了吗

2019-02-26 来源:小儿养育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鼻鼽,2000多年的病名了。现在西医叫鼻炎或者过敏性鼻炎。幼儿园开学在即,很多孩子的鼻炎还没治好孩子鼻涕不停,父母跟着焦虑,今天我们来看下孩子患鼻鼽为什么那么多?

中医的鼻鼽,包括现代鼻科所称的鼻炎和过敏性鼻炎。鼻炎一时性几天便好,过敏性鼻炎则反复无常,甚至迁延不愈,而临床鼻鼽大动干戈者,多乃过敏性鼻炎。一般性鼻炎,几乎人人皆有其病史,过敏性鼻炎则不然,仅在有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中发生,而且发病率较高。目前,本病在孩子中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医治疗法多、方多、药亦多。近期疗效不错,但彻底治愈不易,难在“寒热”二字。

鼻鼽病人鼻子特别敏感,此种敏感有时间性或季节性。经过尚可是一时性或持久性。其敏感因素十分复杂,但影响或干扰发病及治疗的因素特别多。公认的寒热因素,对每位病人的影响程度又有极大差别,此种因素的变幻差异为防治带来不少麻烦。因此,中医治疗除攻邪外,重在扶正。从增强机体御邪,调节寒热之力出发,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还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平时吃荤吃多了,因为中焦淤滞那些热出不去,很多小孩子得鼻炎也是这个原因。(也可以简单说,肉吃多了,不消化,瘀滞在中焦脾胃,就产生热,引发扁桃体发炎、鼻炎、积食发烧等各种问题。)

嘴唇鲜红,因为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这种孩子的嘴唇往往是鲜红鲜红的,舌头伸出来也是红的,舌苔非常的薄,或者干脆没有舌苔。造成脾胃阴虚,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下眼袋,而且眼袋微微发红。脾虚不能控制水湿,往往出现眼睑水肿。而脾阴不足之人,眼袋不但大,而且往往发红,尤其是孩子比较明显。晚上睡觉容易盗汗,手脚心热。饭后容易肚子胀。这种孩子特别爱动,特别容易发火,脾气不好,容易哭闹,因为心里烦躁。大便会特别干燥。特别爱动,几乎没有静下来的时候,古人有云:食谷者智慧,吃肉者勇猛!

鱼生火,肉生,萝卜青菜保平安!

日常生活该注意到的

在治疗方面上面也一直在不断探索新法、新方、新药。此外,病人的调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鼻鼽的防治本是鼻科的事,由于鼻鼽一病与哮喘有了牵连,凡小儿患哮喘伴鼻鼽者,需两者同治,或者重鼻,不然哮喘难愈。由此可知,除治之外,鼻鼽的保护也十分重要。如若失护,鼻鼽之后紧跟哮喘,那时悔之已晚。目前防护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重要事情说三遍)饮食因素要注意生冷不洁;饮食因素要注意生冷不洁;饮食因素要注意生冷不洁;

尤其调味之类;海鲜食物亦应小心选用;所有发物应当避食,像壳类、内脏等;少食用冰凉食品或较寒性食物。如冷饮、冰激凌、可乐、冰凉水果、苦瓜等;饮料也有意义,酒精性饮料最为不宜。室内外的诸多冷热、空气不洁、各种烟雾、特殊气味、花草树木、鱼虫等异物、怪气、怪味等,均应远离其害。

鼻鼽病儿的居室环境,尤其近鼻诸品均应保持清洁干净,特别要注意自身卫生。年长儿童还要注意活动,过劳、身心压力等均需特殊调整。冷热不均易致病毒侵入,更应加倍注意。身体长期持续的劳累程度。这个绝对有很大关系。所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饮食、生活及日常活动等平和有利,机体稳定,才可防止发病。

治疗

橘梗元参汤:主治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流请鼻涕(切记切记,是流清鼻涕),配方:桔梗、元参、杏仁、橘皮、茯苓、生姜各9克,甘草6克、法半夏6g(注意,这是成人的量,如果是十来岁的孩子,桔梗、元参、杏仁、橘皮、茯苓、生姜各6克,甘草6克法半夏6g,再小再减半)

用法:熬水,两大碗水熬到一大碗,早晚两次喝完。也可以把剩下的药渣再熬一次加温水泡脚。

用量:五付

症状缓解,再服用金贵肾气丸两盒,巩固基础。

感冒后鼻炎漱口方:辛夷,白芷,荆芥,金银花,连翘,桔梗,甘草各6g。加水一杯,泡20分钟,大火开锅后关小一点火煮5分钟即可,漱口,可以熏鼻子。

体会: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和所处环境有关。对该病的治疗,西医至今缺乏特异性手段,中医治疗也往往得失参半。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可以说关乎到孩子一生的健康与幸福,作为家长,需要多多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既要引起足够重视,又不能过于焦虑。

附---流感过后的善后工作

一,感冒过后需要扶正气

1,可以给孩子喝几天山药水!

2,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

二,感冒过后孩子易(积食)

1,积食的表现

(1)舌苔厚

(2)嘴里有异味

(3)喜欢趴着睡,撅着屁股睡

2,饮食调整

(1)清淡饮食,可以给孩子吃些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南瓜,红薯,莲子等

(2)不要大鱼大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