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已经帮助上万宝宝改善脾胃的营养方案!

已经帮助上万宝宝改善脾胃的营养方案!

2019-02-01 来源:小儿好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长时间的过度牵拉平滑肌容易引起抽搐、痉挛,会削弱平滑肌的调节能力和蠕动能力,使胃壁撑大、变薄,胃壁平滑肌松弛无力,加上胃液分泌紊乱,导致平滑肌功能发育不良,结果就是脾胃虚弱。

0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受家长们关注的莫过于脾胃了。

只要孩子脾胃好,一切生长发育都不是事;

一旦孩子脾胃虚弱,有种伺候着混世小魔王的憋屈。

什么是脾胃?脾胃虚弱又是什么?

脾胃在中医学里是指脾经和胃经,在西医学里是指消化系统

脾胃虚弱,是指因喂养不当或慢性胃肠疾病导致脾胃功能下降的一系列营养不良的表现。

主要症状有:不爱喝奶、不爱吃饭、容易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不爱长肉长个、容易生病、盗汗严重、脾气暴躁、头发枯黄、长倒刺、体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苔白厚等。

导致脾胃虚弱有4大因素:

喂食过量(暴饮暴食)、辅食添加不合理、不良夜奶习惯和营养吸收不良。

02一、喂食过量(暴饮暴食)

首先,家长要学会掌握婴幼儿的进食特点和规律,千万不可喂食过量。

新生儿胃容量30-40毫升,2周60-80毫升,1-2个月80-120毫升,2-3个月120-150毫升,3-4个月140-160毫升,1岁时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为2000ml。

一旦喂食过量,便会出现:吐奶/喷射奶、腹胀、奶瓣、厌奶等症状。

03很多家长怕宝宝营养不够,对宝宝盲目喂养,看着孩子吃得越多家长越开心,就越爱拼命喂。

因为普遍的意识中,吃得多长得快。

比如,有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一次奶量就达到了300ml-350ml,每天6次,而正常奶量建议在一次180-240ml。

我建议减少奶量,可妈妈很满意宝宝的食欲,认为能吃能长,没有接受。

殊不知没过多久,宝宝食欲下降奶量减少,还总是反复腹胀,这就说明之前的过量喂养伤到了宝宝脾胃。

04为什么说喂食过量会伤到脾胃?

要知道,饥饿状态下,人的胃会收缩为管状,容量大概仅为50毫升,一般情况下的容量大致为500毫升,但当胃由于暴饮暴食而被撑到最大限度时可达2000毫升以上。

如果一次性吃下过多食物,就会导致胃壁平滑肌被猛然牵拉,而瞬间牵拉过度会使平滑肌的回缩能力降低。

平滑肌回缩能力的降低或暂时丧失,会进而导致胃壁麻痹,造成食物大量堆积于胃内,使胃无法正常蠕动。

反映在身体外部,则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

长时间的过度牵拉平滑肌容易引起抽搐、痉挛,会削弱平滑肌的调节能力和蠕动能力,使胃壁撑大、变薄,胃壁平滑肌松弛无力,加上胃液分泌紊乱,导致平滑肌功能发育不良,结果就是脾胃虚弱。

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伤胃了。

05从新生儿开始,孩子就有饱感,如果给孩子吃够奶量以后,孩子自然会拒绝再吃。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无论是喂奶还是喂辅食的时候都要看孩子的状况,如果孩子已经不专心或者拒绝吃的时候就要停止。

还有,不要介意上次吃的多,这次为什么吃的这么少。

实际上每个人所谓的胃口在每顿饭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还需要考虑胃蠕动能力、胃排空时间、胃消化液分泌情况,上一顿是否吃多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孩子不是机器,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让他自己承担自己所谓的饥饱感。

若要小儿安,常保三分饥与寒。

为何一句话能成经典?因为它是恒定不变的规则。

06二、辅食添加不合理

一般来说,给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首选必须是米糊,而且蔬果也得弄成菜果泥的。

为何?

这就是孩子脾胃的发育特点,它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是有自己的成长特点的,是循序渐进的。

好比两个月的婴儿,您就无法给他吃红烧肉。

如果我们不顾孩子的生理特点,给孩子顿顿肥甘厚味,则孩子的脾胃,在全负荷地忙碌过后,如果工作量仍然很大,则会受到损伤。

过早添加辅食、食物种类及性状不合理,都会使胃的负荷超过常态,胃部肌肉蠕动力量不足,胃不能按时排空,胃内积存食物过久,会导致胃动力不足。

表现为:容易出现饱腹感,通常还会伴有暖气、腹胀、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

07三、不良夜奶习惯

几乎大部分的新手妈妈,都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停止给宝宝夜间喂奶。

很多家长都觉得,只要孩子能吃、想吃,那就夜间辛苦一点呗!

殊不知这种行为会给宝宝的脾胃带去多大的伤害。

夜里,人体所有的生理机能减退,宝宝喝数次夜奶,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碍。

且容易偏废白天的三餐主食,使主食摄取量不足,影响发育。

所以有些宝宝白天不爱吃甚至不吃,晚上却吃不停。

08一旦宝宝形成了贪恋夜奶习惯,必须依靠吃奶才能再次入睡,会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

同时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质量,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因为在睡眠过程中宝宝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

因此,宝宝易发生烦躁、易怒、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

09按理说,人类晚上是不需要进食的,能连续10-12小时的睡眠习惯对孩子来说比啥都重要。

之所以婴儿有夜奶习惯,主要是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容量过小,导致每次进食所摄入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快速的生长发育需求。

宝宝6-7月龄是断夜奶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期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已较成熟,如酶的发育、咀嚼与吞咽能力的发育、牙的萌出等,已有竖颈、手到口动作的发育,开始引入其他食物。

如果把断夜奶时间拖延到9个月甚至10个月以后,就太迟了。

一旦宝宝习惯了必须依靠吃奶才能再次入睡,后面想纠正就很困难了。

6个月时戒哭3天;1岁后戒哭3周;3岁再想戒,孩子半夜自己起来冲奶。

10四、营养吸收不良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的食物营养会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为很多小的单元,并穿过肠道内壁到达血液系统,血液再将其运输到人体各个细胞内。

如果存在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内壁表面损坏,营养就不能穿过肠道内壁进入血液系统。

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从饮食获得的营养就不能被利用,只能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了。

主要表现在:易生病、腹泻、虚汗,精神不足、面色发黄、光吃不长、体重减轻等。

11.四、小儿脾胃虚弱的营养支持方案

1、营食

营养餐设计:对这种孩子,可采取少吃多餐,食物尽量精细化,方便给胃足够的时间来排空食物。

如果孩子的脾胃发育得很好或功能正常,家长可以给复杂多样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的脾胃发育不完善或正处于消化不良时,家长就得给些简单且易消化的食物了。

2、营体

摩腹: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如果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肚子咕咕叫,这是肠鸣音或是排气,家长不用紧张,属于正常现象。

分腹阴阳: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捏脊:捏脊法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方法没有副作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肤娇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掐揉四横缝:四缝穴每只手只有4个,因它位于掌心朝上,从食、中、无名、小指指尖朝下数,第二个关节的横纹中央,故称“四缝”。掐揉这8个穴位时,要有一定的力度。

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焦三仙粉调陈醋外敷肚脐眼、莱菔子粉外敷肚脐等手段。

13.营养

复合乳蛋白: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修复胃平滑肌,恢复胃动力正常。

复合益生菌:可以促进体内菌群平衡,增强抵抗力,达到改善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的功效。

沙棘籽油: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还有酚类化合物,可以促进胃酸的生物合成,刺激胃液分泌。因而沙棘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利气的作用。

锌剂:缺锌会影响舌黏膜的功能,从而使味觉敏感度下降,小孩会出现厌食和异食,有的还会出现异食癖。

要想小儿好养,先从学习开始。

只要把这篇文章看懂(没有人规定只能看一遍哦),相信你必定能给孩子养出一个好的脾胃。

然后,吃嘛嘛香,喝嘛嘛甜!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我们一直在努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