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一个七岁的女孩,已经有提前发育的症状了,医生说要么吃药,要么打针,才能缓解她的发育。现在这种状况的孩子是有很多的,医院里很多人来看这种病,我看医院册子上小孩子提前发育的比例是0.6%,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医生告诉家长不能吃人工养殖的东西,要吃自然生长的,因为人工养殖的东西有可能添加快速生长剂,现在家长很困惑,每天一日三餐要给她吃什么?要怎么辨别是不是自然生长的呢?而且养殖的是不是一定会添加这种东西?养殖的吃什么饲料?这几天家长都是给孩子带菜,带进口的澳洲牛肉,但是也不能长期这样下去,真的很为难。
这是一位妈妈的心里话,妈妈现在非常的苦恼。这个女孩7周岁多,上小学一年级。身高1.33米,体重60公斤,在班里属于高个子,养得好。带孩子检测过骨龄以后,医生检查乳房有硬块,骨龄已经达到9岁。
其实早在孩子5周岁时,就显得特别胖,身高1.22米,体重有56斤。那会上幼儿园中班,人家小孩都是齐刷刷的小乳牙,女孩已经开始换牙了,下门牙、上门牙紧接着掉。别人都说,这个孩子换牙早,会不会是早熟啊?后来带孩子去医院看内分泌科。当时骨龄测出来是8岁,医生说有点胖,但没有出现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回家控制饮食、多运动,三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
【什么是性早熟】
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睾丸增大,并伴有体格的过速发育,称为性早熟。
预防性早熟,或者已经性早熟的孩子,家长最关心饮食上要注意什么?除饮食外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禁止食用蜂蜜、燕窝、人参等任何补品
孩子机体代谢很旺盛,只要平时正常饮食,完全可以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不会营养过剩,不要担心营养不良,补品只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像蜂蜜,雌激素含量高,小孩不能碰。《重庆商报》报道,当地有位妈妈,为了让女儿长得高一点,就给女儿买保健品吃。结果,9岁的女儿突然来月经了,小姑娘的身高是130厘米,但一测骨龄,已达到了13.5岁,如果不接受骨龄抑制和外源性生长激素补充联合治疗,最终身高将很难突破150厘米。真的是典型的拔苗助长。
少吃豆浆、膨化油炸食品、饮料,很多家长都能理解。但说到鸡鸭鱼虾,他们确实很困惑。怎么知道哪些是吃了激素的?哪些不是?现在菜场里卖的鸡、鸭、鱼、虾,基本都是专业养殖的,难道都不能给孩子吃了吗?这么一来,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了。哪些鸡鸭鱼虾是吃了激素的,不但家长没法分辨,医生同样也没法分辨。
家长能做的,是让孩子平衡饮食,每样荤菜换着吃,每次少吃一点,不要经常给孩子吃同一样东西。另外,家长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荤菜少吃点,比如一餐虾吃六七只,鱼吃几筷子,牛肉吃几片,足够了!
电子产品要少用
除了吃的方面要注意外,预防性早熟在生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比如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电脑、电视、手机等。一来,现在许多节目中男女接吻、抚摸等镜头多,被孩子看到,会刺激孩子的神经垂体,分泌很多激素。二来,电子产品的辐射和亮光,也会刺激神经垂体,从而开启性早熟的开关。
运动
性早熟,很多是因营养过剩、肥胖引起,所以体育锻炼也很重要。脂肪组织是内分泌器官之一,会分泌雌激素。通过运动,燃烧脂肪,也可以降低孩子的激素水平。推荐的体育锻炼是跳绳、游泳、打球等运动。但是如果孩子体重是超重或者肥胖的话,也要检测骨密度和维生素D,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钙营养,所以骨密度值过低,强度运动会有顾着的风险。
情绪
情绪控制也非常重要,在学校有没有受到同学的嘲笑,在家里家长是否会经常数落孩子都会影响到孩子情绪的波动,继而孩子的心里也会受到影响。
睡眠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应该睡眠时间长短也是不一样的,婴儿阶段每天16个小时;1至4岁每天12个小时,白天还要睡3个小时;5至12岁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再大一些睡10或8个小时就足够了。睡眠也不光是要睡足,而且要按时,没晚10点事身体开始分泌生长激素,是要在熟睡的时候进行的,所以应控制好孩子的睡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