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是宝宝身体状况的风向标。健康宝宝的小指甲,一般都是粉红饱满有光泽的,指甲片也比较坚韧、平整,而身体有异常的宝宝,其指甲往往都会出现问题。
以下几种指甲异常可不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妈妈们一定要当心
1、指甲发白、发红
如果宝宝的指甲发白或呈现一种很淡的红色,同时伴有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眼结膜和嘴唇微红或发白等症状,就极有可能患上了贫血。
对此,要根据宝宝的年龄调整饮食。对6个月的宝宝,可在辅食中添加铁强化米粉,再大一些的宝宝,应直接食用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血、红肉类、蛋黄等,同时补充蛋白质、乳糖和维生素,保证铁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蔬菜中草酸较多,会影响铁的吸收,故而在贫血好转之前应减少摄入量。
另外,如果贫血较为严重,饮食能起的作用就有限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单独补充铁剂。
2、指甲变灰、变黑
如同广告中说的一样,指甲变灰、变黑多半与真菌感染有关,需要检查宝宝的手部卫生,必要时接受治疗。
在平时,要保持宝宝双手皮肤清洁干燥,如家中有人得了灰指甲一类的真菌感染,一定要与宝宝隔离,以免传染。
3、指甲片韧性变差
当营养摄入长期不足时,宝宝的指甲片会越来越脆弱,很容易折断。
发现这类问题,父母就要审视自家宝宝是否有偏食挑食的毛病,并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可通过豆制品、奶制品和肉类补充。
4、甲板异常
指甲的甲板上有时可能出现横沟、小凹窝、纵向破裂等异常现象,这些都是宝宝患上某些疾病时的信号,比如指甲出现小凹窝,可能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斑秃有关。
发现上述异常,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尽快治疗。
5、边缘有倒刺
天气干燥时,宝宝的指甲边缘可能会长出倒刺。在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涂抹润肤露缓解,但也有些宝宝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的,需要多吃新鲜蔬果才能改善,必要时可能还要吃点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