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宝宝的关键期 还有哪些关键事?

宝宝的关键期 还有哪些关键事?

2018-11-10 来源:优宝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家长们会觉得这些行为是孩子自主性、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表现,不能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扼杀在这段时间,于是就会放任,但是放任不是没有底线,必须要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关键期是宝宝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利用好了,会让宝宝的成长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留下各种隐患。

在昨天的科普中,我们提到了关键期发育的三个重点,今天让我们书接前文,继续说说:

儿童关键期发育的重点还有哪些?

1.有的孩子,没有养成眼睛看着人说话的习惯,经常是听一点漏一点,为什么呢?

这是典型的注意缺陷。上课常常溜号,听着听着就关注起老师今天穿的衣服,等回过神来,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该看的没去看,不该看的却常看。

注意缺陷的孩子最典型的特点是什么?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眼睛一会看你,一会看别的地方,我们把这个叫眼神飘离。

这是由于1到3岁的时候,妈妈跟他说话,没有养成眼睛四目相对的习惯。

你们家孩子是否曾经有过用手掰着你的脸要你看着他这样的动作?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把手里活放下来,看着孩子等他说完。或者对他说:“宝贝先不着急,妈妈把活干完再来找你好不好?”

如果你只顾着干活不看他,孩子很容易养成说话不看人眼睛的习惯,最终导致注意缺陷。

这类孩子上课时,往往会东张西望,听一点,漏一片,学习能力差。

2.想让孩子遵守行为规范,要抓好纪律关键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段时间是孩子第一人生的反抗期。这时候,孩子会走路,会说话,开始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家长们会觉得这些行为是孩子自主性、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表现,不能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扼杀在这段时间,于是就会放任,但是放任不是没有底线,必须要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至少让他明白两点:第一规则意识,第二安全问题。

规则意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这是规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想也不要去想,这就是规则。

人是与他人结成社会的群聚生活动物,必须按照一定的共同规则来生活:说话有礼貌、见熟人问好、说话做事分场合……都是规则。

对社会的人来说,自由是相对的,规则是绝对的,不可以任性。这段时候必须要让孩子懂得规则,一旦有什么越矩的地方,毫不犹豫的给予一些惩罚,一定要让他知道轻重。

安全问题: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看见电源插座亮着,就想用手指去捅,能捅吗?怕不怕电着?千万不要说“电一下就知道了”这样的话。

孩子对开车门也很感兴趣,在汽车行进当中他要是敢开车门,要毫不犹豫地坚决制止,“该出手时就出手”,揍疼了总比摔死强!

走路靠右侧的边边、不独自到水边玩、不跟陌生人搭话、别人给的东西不随便要……这些都是安全!

3.3岁左右,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一个关键期,该放手时就得放手!

人总是有惰性的,因为人的细胞分裂次数不是无限的,一有消耗就会加速分裂,过多过重分裂会“过劳死”的。

所以当我们累了的时候,就会迅速报告大脑,大脑会超自动化地指挥我们的身体以最节能的方式生存——偷懒。

成长中个体的细胞自主修复能力强、累不死,休息之后马上就会恢复了,所以必须在孩子幼小时期将惰根去掉,否则将来会好吃懒做、偷吃扒拿、坑蒙拐骗、当“啃老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