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噩噩到车上,高先生开30公里回家……这段路,此后半年往返了无数次,我突然不再热衷开车了。
1初诊
故事的开始很美好。在预产期的当天,经过了短暂的疼痛,迅速生下土豆,母子平安、健康,恢复速度完美,母乳喂养顺利。
经过了前期许多功课,再加上两位妈妈和月嫂的帮忙,面对土豆这个十里挑一的天使宝宝,非常圆满。二十天,他开始吃完奶后偶尔咳嗽,只当是呛奶,因为一直能吃能睡,没太放在心上。
咳嗽一周左右,因为当时忙于备考,去家门口协和西院挂了个普号,医生听了肺说一切正常,没有开检查和药。放心的带着轻微咳嗽的娃去打了疫苗。
周六上午要考试,周三一直哭闹,高频率喂奶,晚上凶猛的吐了很多很多。周四早上感觉咳嗽变密,从开始的一次咳一两声、一天一两次,到现在一次咳三四声,预约了同济周六下午的专家号,继续做考前复习。
到中午,发现他咳出来一口绿痰,精神也不太好,才开始紧张,下午三点钟,出发去协和西院,不曾预想他下次回家会是很久之后了。
找一位老专家加号,听诊、血常规、拍胸片,确认是较严重的肺炎,35天的宝宝,协和西院没有新生儿科,没法收。
带着结果六点钟抵达市儿童医院急诊,结论相同,重症肺炎需要住院,但没有床位。同时把结果传给外公,去省妇幼取急诊号。出发前线上咨询过同济的医生病情,说肺炎通常吃药吊水就行,效果不好再考虑住院。于是又去同济挂急诊,排了三百多号,等三小时终于看上医生,新收获一张入院证,没有床位。
期间外公又去协和总院排急诊,儿科环境更好、人少一些,但看上医生也到了11点。和善的老医生大概看了六七分钟,直接打电话给icu要床位,没有。土豆那时候咳得更厉害,奶也不肯吃,我央求医生,能不能今天先给输液做雾化控制一下,等到明天我们再联系床位。医生说,孩子太小,挂点滴必须住院。
2入院
又问了省妇幼的床位,icu可能有,就是费用高。喂夜奶,白天复习又未补觉,从三点折腾到半夜,非常累,萌生退意,想明早再联系住院。外公说,都已经跑了四家了,再坚持一下吧,去武昌试试运气。高先生没说什么,默默开车。
到妇幼已经过12点,重新挂号排队,凌晨一点,确认只有icu床位,再次提示我们费用昂贵,我想起码今晚可以先挂上水吧,大不了明天再转,马上答应了。
一点半宝宝交给icu医生处置,娃进去,换出来刚穿的一身衣服和一张病危通知单。忙乱和疲惫之中忘了再喂一顿奶。
等待过程中进行谈话,签了许多知情同意书,同意输血、同意上呼吸机、同意中央静脉导管留置、同意腰椎穿刺、同意麻醉……边签医生边说,只是在最坏情况下,不必太担心。
等到三点医生再次出来,说部分检查结果出来,宝宝状态不是很好,有呼吸衰竭、心衰,小抢救,上了小呼吸机。让先回家准备宝宝日用:护理垫、尿不湿、纸巾、屁屁膏、奶粉。我说,他是纯母乳,医生说,那就送冻奶,一包70ml,一天8包。
浑浑噩噩到车上,高先生开30公里回家,收拾、准备冻奶。天渐亮,医院催,心疼高先生,灌咖啡,我开。简直在梦游,幸好没出事。这段路,此后半年往返了无数次,我突然不再热衷开车了。
3土豆刚进icu
6点返回医院,在车上继续挤奶,8点打算小睡,电话通知要接土豆去检查,我还没学会抱,妈妈代劳,氧气管固定在人造皮肤上,打过镇定剂已经睡着,简直是奄奄一息。拍了一张照。
拍肺、脑CT,转送到隔壁楼做心脏B超,人多,但icu病人优先。这种优待令人发愁。仅仅折腾这10分钟,土豆已经开始气喘,力不够,我一屁股坐氧气袋上给他加氧。
他们先回icu,我等心脏检查结果,半小时后拿到,报房缺0.3cm,我百度,心一沉。出电梯,扑到高先生身上,第一次嚎啕大哭。他使劲抱着我。20分钟后,我抽抽搭搭说,这玩意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意思吧。爸爸说没事能治的,他眼神很冷静。
医生开始交代病情,我们初诊,最后交代。医生一张嘴就批评,说,你们一看就教育受得多,育儿理念过分超前,咳两星期才送,新生儿咳一声都可能是肺炎。十几张检查单都异常,感染很重。
回家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妈妈婆婆说,睡一下吧,准备了那么久,明天还是去考试吧。我说,如果不准备考试,早就送去同济检查,就不会拖得这么重,这辈子都不考了。
第二天,令人紧张的腰穿结果出来,新生儿血脑屏障不全,一处感染容易导致全身感染,比如脑炎。这正是医生今天带给我们的坏消息。汇报一般情况:开始发烧、咳嗽、痰非常多、高度烦躁,但是爱吃。“爱吃”,此后的每天都有这个汇报,也正是因为爱吃我们才大意了啊。
头痛医头,高先生跑了三次,买齐了重症标配的丙球、洗鼻子的药、抗敏的药、解决眼屎的药、雾化的吸嘴。
期间起码问了五遍脑炎会不会有后遗症,医生说,看个人。心情沉重,内疚升级,我想如果因为我考试我大意,聪明土豆变傻了,要恨死自己了吧。以为这就是最坏的结果了。
4纤支镜洗肺
治疗了5天,咳嗽越来越狠,医生建议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通俗说就是洗肺,需要全麻、费用较高。但药物直接到达肺部,洗一次通常能少住院打抗生素一两周。因为感染严重,用的抗生素等级高,担心耐药,毫不犹豫的预约手术。回家心里甚至有点期待,手术当天能见到土豆,术后说不定能很快出院了。
约的第二天第二场,大约9:30,接他去手术室,术前禁食12小时,打过针睡着了,病恹恹的,但想到也许吃过这个苦就快回家了,心里还有点喜气。我去接受术前谈话,谈的都是最坏的结果,心脏骤停等等,问完概率,心又提起来了。但他们一年洗肺几千台,应该最坏也就是有惊无险,相信医学,签字。
10:00,屏幕上状态从术前准备到术中,我低着头挤奶40分钟,还是术中。会不会发生术前谈话的状况?其他台的手术不断切换,越来越焦虑。70分钟后,终于变成术后。
手术医生是icu老总,他送土豆回病房,还没从全麻苏醒。我问手术顺利吗,不是只要20分钟。他说,很顺利,等前一台结束多等了一会儿。今天最后一个交代病情,我轻快的迎上去,预期会有好消息。
主治说,今天由老总交代。他在处方单背后画了支气管的形状,说了一个此后一直折磨、令全家人都难以入睡的诊断,左主支气管狭窄、右主支气管软化狭窄。
当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世界最细的2.5mm纤支镜无法通过一侧主支气管,另一侧情况也不太好。洗肺效果会差很多,药物很难到达三四五级气管,痰液难以排出,细菌完美的温床,未来容易反复感染。医生暗示我们,也许要打持久战了。就是说,不可能是最乐观的两周,可能要个把月了。
太沮丧了!最开始诊断重症肺炎,自责太晚送来,让土豆多吃苦,不能在妈妈身边。接着加上脑炎、心肌感染,已经开始觉得只要没有后遗症,住就住吧。原来,还可以有更坏的消息!
5每天都要研究费用清单
我每天回家都要做功课:其一,看费用清单;其二,挤奶。
先说费用清单。医院每天早上10点提供头天的。头2天费用7000块、5000块。5天后洗肺,当天7000多,其他日子维持在两千三一天。一口气又去交了3万,窗口很惊讶,问很少有人交这么多啊,我们看了别人的费用清单,要么三四万以下,要么20万之上,第七天,我们费用超过3万的时候,很惶恐,噩梦到底有没有个头。
有欠费15万还在治的孩子,有志愿者捐款捐血的孩子。有吃菜场野蘑菇垂危的孩子,也有被产后抑郁的母亲打到脑瘫的孩子。
爸爸说让我从他账户转钱用,我说没事,住两个月也住的起,心里想,不会严重到真的要借钱、卖房子治病吧。土豆在里面战斗,我们能做的太少了:从不欠费、买最柔软的尿不湿、送新鲜母乳。
医生交代病情很简短,难以满足我们对宝宝信息的渴望。日费用清单的有效信息很多,不能见土豆,更不能预期这种折磨要多久,从清单的医疗项目中,寻找蛛丝马迹。逐条搜索所有治疗手段的适应症,逐日登记诊疗项目和用药变动。
6一些情绪起伏的时刻
一些情绪起伏的时刻。小呼吸机只用了一天,之后换成无创辅助通气,说明还没命悬一线。6.25打完第三针丙球,希望大剂量的抗体能帮助幼小无助的他。
医生说,不用再送母乳,营养密度太低,而且现在妈妈心境一定很差,奶质不好。医生严格限制土豆的奶量,每天不超过400ml,防止液体量过大,引发坏死性小肠结膜炎。这下可好,和土豆唯一的亲密维系断掉,很失落。高先生陪我去看了场电影,吃了顿超辣的火锅,买了咖啡。我安慰自己,起码最近不用忌口了。
为了保持奶量,每天仍然3小时挤一次奶,半夜定闹钟起来,每次半小时,还要洗奶瓶、消毒。洗得我有心理阴影了。后来一怒之下买了10只奶瓶,再也不干洗刷的活儿。入院头几天,我仿佛在梦游。那会儿土豆一岁半的姐姐我家做客,我突然不敢面对她,我不知道土豆能不能平安过坎。奶量腰斩,每次的产量记下来加总,更加焦虑。
和土豆分离72小时后,第一次鼓起勇气看手机里的他。睡着的他傻笑,饿了的他哇哇哭。胸口一阵热,从此正常产奶。
6.27纤支镜洗肺,抗生素开始升档,用上了万古霉素,具有强肝肾毒性、可能损害听力。网上这样描述,“万古霉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经常被用来治疗所有抗生素都无效的严重感染。”和主治沟通,我决定两害取其轻,坦然接受这一具有风险性的用药,但要求严密观察肝肾和听力状况。
7想了很多
回头来写这一段的时候非常心痛。我们的出院小结是这样写的: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万古霉素、舒普深、倍能、泰能、米开民、大扶康),甘露醇降颅压、输注丙种球蛋白、保护肠道粘膜,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
括号内六种是土豆治疗过程中下过的主要猛药,除了倍能和大扶康为2级抗生素,其他都为三线药物,且均是大剂量联合用药。土豆的第一次输液即是和万古同级的舒普生,如此“高”的起点,他往后的生长过程中,将会付出多少额外的痛苦呀。(重症感染初始经验性治疗往往爱用“大万能”,大扶康+万古+泰能,值得商榷。参考钟南山《呼吸病学》(第2版)P297)
这六种药的主要对症:舒普深、万古霉素、倍能——广谱,肺炎、脑炎。泰能——非常广谱,下呼吸道感染。米开民、大扶康——预防性用药,抗真菌。
之前同意洗肺、用万古,是希望能缩短病程,减少真菌感染几率。入院一周后,土豆开始预防性的进行抗真菌治疗。医生解释,因为前期抗生素杀死了许多有益菌,且免疫力低下,此时平时的弱势真菌容易成为优势菌群,一旦感染真菌,往往病程会拖延至半年甚至数年,且诊断较难,如果等到真菌培养阳性或者看片子能诊断,可能就是生命危险。
但土豆满半岁时,这种心痛再度卷土重来。凌(从业两年多的眼科医生)看过他的出院小结后问我,为什么检查结果没显示脑炎却做了这个诊断,反复腰穿,并用了这么高级的抗生素?我很震惊,才意识到医院的生化检查参考值应该是成人标准,赶紧翻出来《儿科学》看婴儿参考值。
8诊断脑炎可能是一个不该犯的错误
宝宝35天时的脑脊液化验单:氯化物117nmol/l(参考值120~130)、蛋白定量0.46g/l(参考值0.2~0.4),脑部ct无异常,无呕吐、抽筋、脖子僵硬等典型体征。根据蛋白定量超标,诊断脑炎。按照我们的观察,考虑到脑炎病程较慢,医生对所有肺炎入院婴儿常规行腰穿,绝大部分诊断脑炎,当时我想,可能小婴儿肺炎伴脑炎是常态。
《儿科学》(第8版)P464,脑脊液测定正常值。氯化物:婴儿110~112,儿童117~127。蛋白质总量:新生儿:0.2~1.2,极低体重儿0.45~2.27,儿童0.2~0.4。
按照这个标准,土豆病程中三次腰穿,都是完全正常,也许如果我是个心软的妈妈,不舍得签下同意书,他便可以少受这般苦。
或许当时这种对脑炎的预防性治疗是有意义的,本身用的都是广谱药,对脑炎和肺炎都起效,避免了潜在的因肺炎引发脑炎甚至导致后遗症的可能性。但我心中存疑的是,腰穿作为肺炎患儿的常规检查是否适当?儿科专科医生在诊断时是否考虑过成人指标和婴幼儿参考值的差异?医生何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是合理的?对于同样的病例,icu医生和普通科室医生的处置方案的差异多大?
9转到普通病房5天后,我们回家了
洗肺后开始明显好转,每天都有好消息。
7.1,撤无创呼吸机、24小时呼吸检测、血气分析,阶段性胜利,离氧是转普通病房的第一步。
7.2,复查ct,认为存在真菌感染可能,加抗真菌治疗。之后陷入了瓶颈期,虽然还是痛苦、思念,但也不情愿的接受事实,准备好一个月以上长期战斗,规划财务,准备现金。
7.8,医生突然说,帮我们想办法联系了一个单间,明天下午三点可以见到孩子了。好大的惊喜,亢奋的回家准备日用、玩具、书……回家扛了三箱。
7.9出icu,发朋友圈:土豆换了病房,头24小时瞎闹、眼神呆呆、瘦黄瘦黄的,有些指标不理想,但不管怎么样,在身边就好,间歇性的,他也开始笑几分钟了。今天换留置针,四个护士扎了五针才成功,他和我妈都哭。我跟师姐说可我觉得当妈感受不一样,很奇怪。她说对,这时候心里要硬的,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惊险的闯过了第一关,接下来无论关卡多长,心里多忐忑,妈妈都是你可以依靠的。
土豆报复性的需要抱,需要吃。抱六个小时不撒手,哭六个小时不歇气,还必须是竖抱着一直拍背。奶奶的腰都快断了。第二次腰穿结果出来,icu医生认为脑炎加重,交代24小时睁眼守着,情况不好随时回icu。
土豆太争气了。每天的治疗越来越少,用药不断降阶梯,奶量慢慢加,最后过度到亲喂。
7.13回家,发朋友圈:离家21天的土豆回家啦,刚到家来不及冲奶粉,猴急的小家伙哭得惊天动地,最后一口含住我胳膊使劲吸,一个甜蜜的吻痕就此产生。。五分钟以后,郁闷的忐忑的开始亲喂,娃娃体重没太长,人还是长大了,吃奶绝不逊色大娃们,哭声也更加洪亮。
10家是治疗的延续
陪护期间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孩子受的罪。汇总清单,住院期间:吸痰183次,输液200支,换留置针8次,持续吸氧16天、动脉采血4次、雾化97次。24小时,几乎每个小时都有治疗项目。吸痰时,土豆用尽力气、杀猪般的惨叫。为什么我不能替他承受这些?我突然对我怀孕、生产得那么顺利感到内疚。
出院后,每1~2周回访,到半岁,大约又抽了15次血常规,3个月雾化,100只每一口都作呕的铁剂、100瓶他谜之喜欢的冻干粉,6针肌注VD,1次腰穿、1次动脉采血。日常关注血氧、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
忐忑的未按医嘱去做康复,拍脑部核磁。坚持母乳。四个月的时候,他慢慢追赶上来了,到六个月,身高和大动作已经超出平均。期间看了《从出生到三岁》,吃了定心丸,比起孩子的智力发育,孩子的性格发育更为重要且困难。查阅《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第3版),日常在家帮助土豆运动,追赶生病失去的一个月。
整个病程,包括出院后门诊,总费用在6w~6.5w,其中医保报销2.2w。
11我的修行还在继续
出院几个月后,我已经从恐惧中逐渐平复。在icu门诊回访,因为宝宝的中性细胞数一直徘徊在1.6(参考值2-7.7),认为白细胞太低,免疫力差,治疗几个月仍不见好转,我问医生,为什么一直不见好,考虑换治疗方案吗。医生说,我无法回答你,你想知道答案,我就给你开骨穿,你去看有没有血液病。
我拒绝,土豆无法选择,但在这种侵害性检查之前,我希望我能弄清楚再做决定。医生记录病历,建议去药店买升白药。从拒绝骨穿那一刻起,我首次怀疑这位救治过土豆的儿内科老大权威性。
回家查询医学教材、研究中性细胞减少症、在某付费咨询上问医生。医生诊断:血常规完全正常,无需任何干预,可以补打疫苗。中性细胞和免疫力或过敏不相关。小婴儿通过吃冻干粉这类药物来加强免疫力的努力基本是徒劳和无效的。这是一位中青年、遵循循证医学的现代医生与一位高年资的、权威经验、传统医生之间的观念冲突。
随后挂了同济的特需门诊,医生是《儿科学》的副主编之一。得到同样的结论,血常规在婴儿的正常值,无需干预。但是开了冻干粉,说很多家长反应吃了效果很好,能管几个月不生病。
12出院后第一次生病,我们都很紧张
我再次报名考试,考前一周,他又准点生病。这次没有拖延,全家如临大敌,去过医院两次,最后按医生的指导,一周百蕊、雾化。在不断就医的过程中学习、摇摆、选择,非常痛苦。抓紧最后时间突击,最后仍以0.5分之差挂掉。虽然挂了很多次了,但这次尤其伤心,又坚决报了下一次。
过程中慢慢加强了几个认知(只代表我个人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
宝宝偶尔咳嗽,不必过度医疗,但低月龄宝宝必须格外关注,可能不发烧、症状不明显,感染却很重。
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需要止咳药,即使对症治疗,单方的好过复方。通过枕秃诊断佝偻病的医生99%是错的。拒绝所有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和中药雾化剂。
13Cts才是最大的恐惧
虽然出院后土豆逐渐恢复,动作智力追赶,五个多月后停药。但所有人心头仍然压着一块巨石,夜不能寐。支气管狭窄:cts。2016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综述文章《先天性气管狭窄的诊治进展》:先天性气管狭窄(CTS)是一种罕见的,会威胁到患儿生命的先天性阻塞性气道病变。因其常常合并心血管畸形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对临床医生的诊疗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连续几周,收集了所有能搜到的医学文献、网页百科、好大夫上每一个与之相关的医患问答,医学教材,向主治和呼吸、胸外医生医生反复咨询。对cts和土豆的处境有了模糊的认知。纤支镜无法通过的狭窄比较严重,很可能是弥散型、长段的。狭窄是不可逆的。
先天性的狭窄很难长好,有的医生主张1岁前干预,有的主张保守治疗到3岁后再干预。不治疗往往会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衰竭、发育落后、甚至完全梗阻——就是说,长不大。气管支架的预后较差。唯一治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狭窄段,重新接合气管。上海团队应该在尝试3d打印技术。术后在icu时间大约在1个月到半年。手术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费用大约20w。只有少数医院胸外做这个手术,估计一半的台数在上海儿童医院。
长段、弥散型的狭窄死亡率更高,不一定有医院愿意接。那么还有两种选择:肺移植,无锡人民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台数都很多,5年存活率50%,长期带药,不是理想选择。或者去美国,费用应该比较吃力。
我想我们眼前能承受的费用极限在200万。超过这个数字,希望也应该很渺茫了。家庭财务规划改变,换房的小目标搁置一旁,现在需要的是100万的在手现金。长期规划:提升收入,攒下去美国的可能性。
14我们决定去上海
最后锁定了上海儿童医院。师姐带着我的资料和问题去了。她带回的答案:那里有中国最好的气管手术团队。6个月后来上海做320ct三维重建,判断是否需要、是否能手术。气管手术的住院周期长,床位大概四个月周转一次。如果适合手术,此时预约,刚好1岁能做上。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任务,避免肺部感染,先平安的活到6个月、活到1岁。
但是我始终心存一丝侥幸。从能查到的病例来看,几乎所有的气管狭窄都是伴随明显的心脏畸形、肺动脉吊带等。土豆的心脏问题不大,ct并未报任何畸形,血氧饱和度一直正常,未出现明显的发育落后。会不会是因为当时严重感染,痰液太多,医生错报了?
另外,北京阜外近几年承担了一个针对cts的国家重大课题,密切关注。心脏外科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从前从未想过,肺部的问题,要比这困难得多。
一度,一个人的时候,反复看各个文献中不同情形的死亡率数据,推演土豆的概率。他的整个病程,我是学习、思考、抉择的主力,全家人在身后默默、坚定的支持,尊重我做的所有判断,细心的照顾土豆,宽我的心。哪怕我一直在摇摆,哪怕我对医学的知识十分业余。
15继续研究,我不想赌,改变了主意
那些日子想了很久,临近六个月时,决定暂时不去上海了。万一狭窄真的是误报,就白折腾孩子。如果的确需要手术,我是选择赌,在1岁时候冒着50%的一劳永逸或是彻底失去他的风险,还是在忐忑中选择保守治疗,到了不得不选择的时候再说?怎么选择,面对结果之时,我才不会内疚、不会后悔。
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放在心里久了就会习惯。可能至今,全世界也就几千例手术,上海儿童医院最多,也不过一年二百,或许多是试错而已。我慢慢不去纠结统计学上的数,对于土豆而言,只有0和1,生与死,没概率可讲。
由于文献的滞后性,17年能找到的数据和成果最晚的截止到2015年,也许,最近两年的数据会更乐观。也许,应该抽时间去阜外拜访这个科研团队。我也开始考虑样本的典型性。目前cts诊断的标准主要是两个:纤支镜是直观的金标准,ct三维重建可以诊断狭窄类型、长度、是否合并有其他畸形,前者需要全麻、后者辐射剂量较大,都不会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十年前,cts是一种罕见的诊断,现在却越发频繁。从文献推断,之前的手术病例,多是在复杂心脏手术、生命垂危情况下,气管插管后无法下呼吸机。合并心脏和其他畸形、感染情况下行气管手术,本身就是极大的不利条件,也就是说,死亡率可能被歪曲了。随着近些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普及,才确诊了越来越多cts。会不会有不少cts患者,没有其他畸形,也从未做过纤支镜,却相安无事的过了一辈子?
16经过半年的煎熬,我决定迎接审判
第三次考试的前一周,土豆再次咳嗽,这个小冤家!我突然改变了注意,无论结果如何,煎熬了半年,所有人都还是想要一个判决呀。干脆狠狠心,主动要求再做一次ct三维螺旋重建。有两种选择,普通的,和之前在妇幼的精度相当;320ct,需要造影,是一种侵害性检查,会加重狭窄。和同济的医生讨论,认为普通ct已经足够。忐忑的等待3天,28号我过生日,29号我催着妈妈去取结果,出门前,婆婆悄悄叮嘱妈妈,如果结果好,就告诉我,结果不好,就说没出,等我考完试。
ct报告单显示是普通肺炎,妈妈又带着片子去妇幼看icu门诊,目前的精度没看到异常,但最好还是结合320ct的结果,看形态怀疑真菌感染,建议抽血复查。我安不下心,暂停复习,仔细看《呼吸病学》中真菌感染部分。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碰上了,又凶险又漫长。这次,我觉得选择预防性治疗是不划算的,冒一个险吧。
再次去同济的特需门诊,医生帮我们找了湖北最好的看片专家会诊,老人应该七十岁以上了,问的很细,掏出放大镜,64张图反复看了3遍。他说,不要担心,只是肺炎,小宝宝不要再做复杂检查了,怕我不放心,又特地加了一句,气管主支气管未见异常。走的时候,又说,放心,剩下的都治得好。
17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这样肯定的答案,虽然其他的医生仍旧温温吞吞或是言辞吓人,但我选择相信好的结果。我复述给家人听,我觉得我被释放了。终于有勇气给他买一岁的衣服、玩具了……心情轻松的去考试,一周后成绩出来,这次,终于过了。
这一年,经过了一次剧痛,迎来新生命,经过第二次剧痛,还好是虚惊一场。过了一个我很在意的考试,相亲相爱的一大家人在一起。我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啊。
在这样的慢性折磨的半年中,我居然没有产后抑郁。我有我的应对方式,躺下来用心品尝痛苦,埋头做好手头的事情,接纳并感激家人的支撑。也许,这段经历还是会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伤痕,会改变我们的心境。也许,累积的压力会在某一个时点爆发。到时候,一定能够好好应对吧?
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56.9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健客价: ¥39清润咽喉功能。
健客价: ¥8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健客价: ¥25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健客价: ¥40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38.9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
健客价: ¥63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健客价: ¥14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健客价: ¥15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健客价: ¥16.5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健客价: ¥23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阻肺,咳嗽痰盛,气促哮喘,不能躺卧,喉中作痒,胸膈满闷,老年痰喘。
健客价: ¥10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健客价: ¥26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健客价: ¥23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喘,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健客价: ¥10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用于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症感冒,症见恶寒、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咳嗽等。
健客价: ¥3.5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用于小儿食滞内热引起咳嗽身烧,呕吐痰涎,烦躁起急,睡卧不安,惊风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结。
健客价: ¥15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
健客价: ¥7.5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健客价: ¥19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8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
健客价: ¥17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
健客价: ¥18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咳嗽口干等症状。
健客价: ¥15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咳嗽口干等症状。
健客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