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很享受与宝宝的亲密时光?但是这样的亲子时光是很危险的......
大手牵小手,看起来多么温馨的场面。然而你知道吗?爸妈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宝宝脱臼。
手臂脱臼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是由于猛拉或者猛拽下手臂或手腕造成的,比如被大人拉其中一个手臂起来,同样也会发生在孩子摔倒的时候。这个示意图表示婴幼儿的桡骨由于被突然拉扯而脱位,造成手臂关节脱臼。
长期脱臼对宝宝关节发育和未来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说到这,你还觉得这样的场面温馨吗?
发生脱臼怎么办?
千万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臂拉直,也不要试图复位关节。
帮助孩子保持比较舒服的姿势,尽快带他到最近的医院检查并由医生来做处理。
如果孩子并没有其他损伤,脱臼处理是非常简单的医疗需求,不用费劲去三甲医院,就近尽快处理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医生不需要给宝宝任何止痛措施,就能让关节复位,迅速完成治疗。
大部分孩子在关节复位后10-15分钟就能够正常活动。
回到家该怎么护理?
Step1:这个时候宝宝会又哭又闹的,妈咪应该好生安抚宝宝,限制孩子的行动,尽量不要让他再折腾脱臼处了。
Step2:如果是肘关节脱臼,妈咪可以将大围巾折成三角形,将宝宝的手臂悬挂在胸前。肩关节脱臼可以用绷带、布条等将脱臼的胳膊与躯干捆绑固定。千万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臂拉直,也不要试图复位关节。
Step3:随后可以用冰袋冰敷脱臼部位,让血管收缩,使淤青不再扩大,肿胀不再继续,减轻组织炎症,缓解疼痛。
Step4:帮助孩子保持比较舒服的姿势,尽快带他到最近的医院检查并由专业的医生来做处理。
若宝宝没有其他损伤,就近尽快处理就足够了。通常医生不需要给宝宝做任何止痛措施,就能让关节复位迅速完成治疗。大部分宝宝在关节复位后10-15分钟就能够正常活动啦。最好让受伤手臂保持抬高,缓解肿胀,可在宝宝坐下或者睡觉时,垫一个靠枕。
医生也许会建议家长每次用冰敷受伤位置15分钟,一天数次,坚持48小时。如果脱臼时间有点长的话,医生可能会开一天量的止痛药。如果孩子第二天还不能正常活动手臂,就要重看医生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满头冷汗——孩子这么脆弱,以后怎么陪玩?!
其实孩子也不是个瓷娃娃一碰就碎,做好下面的几个动作,孩子脱臼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了:
怎样预防宝宝脱臼?
虽然宝宝很容易脱臼,他会疼痛难忍,但脱臼就是件和感冒发烧一样稀松平常的事儿,大人也不必太过紧张了,处理得当就好了。但在生活中,下面的小细节要多注意哦。
预防手臂、肩膀脱臼:
1、宝宝学走路时,不要老是拖拽着(很容易脱臼)辅助着走,放开手,让他自己扶着安全的家具走吧。只要确保学步环境的安全,保证地上干燥不打滑,没有障碍物、尖锐物品就好啦。
2、在一定需要牵着走路的情况下,粑粑麻麻记住,不要抓住手掌,而是扶着孩子的大臂,按照孩子走路的速度一起慢慢走哦。
3、如果万一宝宝跌倒,大人最好立刻蹲下来抱住孩子,或者顺势弯下腰用另一只手搂住孩子的腋下。而不是一味的拖拽宝宝的手臂。
4、宝宝如果想玩“荡秋千”的游戏,把单纯的只拉着手改成搂在孩子腋下吧!
5、大人们在跟宝宝互动时,避免做单边的拉提动作。
6、换衣服的时候,不要只抓住衣服,放任他挣扎。妈妈最好抓住宝宝的手臂或者手之后,再慢慢穿脱袖子。
7、从安全座椅里抱出宝宝时,请先把手臂从安全带里放出来,再搂着宝宝腋下把他抱出来。
8、如果宝宝有脱臼历史,很可能会反复发生。那么大人跟宝宝玩耍或是进行身体接触时,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过大。
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大过天,我们一个疏忽,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但咱们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因为害怕出事,就过于保护和限制孩子。
总之,胆大心细,娃该撒欢玩还是得撒欢玩,咱们绷紧自己的那根弦,意识提上来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