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度紧张或精神刺激
摘要:学龄儿童大于16/1lkpa(120/80mmHg)为高血压。常见的原因有肾脏疾病,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嗜铬细胞瘤等。原发性高血压少见,多有家族史。
小儿高血压
新生儿血压大于12/8kpa(90/60mmHg);婴幼儿大于13/8kpa(100/60mmHg);学龄前儿童大于15/9kpa(110/70mmHg);学龄儿童大于16/1lkpa(120/80mmHg)为高血压。常见的原因有肾脏疾病,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嗜铬细胞瘤等。原发性高血压少见,多有家族史。
患儿表现
平时无自觉症状,偶然的机会才发现血压有轻度升高。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眩晕、
视力障碍、抽风、
偏瘫、失语等(高血压脑病)。
气急、紫绀、呼吸困难、浮肿(心衰)。
软弱、肥胖、多毛、皮肤癜斑(皮质醇增多)。
血压高于正常,下肢血压可能测不到。
眼底检查出现高血压改变。
尿常规、肾功能、静脉肾盂造影、肾动脉造影、肾超声等检查可有异常改变。
治疗办法
休息。
通过利尿达到降低血容量继而降压。
扩血管,能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
病因治疗。
护理要点
轻度高血压可适当活动,出现心、脑、肾合并症或高血压危象时要绝对卧床休息。
解除思想顾虑,情绪不要过度紧张或兴奋。
低盐低胆固醇饮食,适当控制体重,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肉。
按医嘱吃药打针。
预防措施
日常饮食不要给过多钠盐。
控制体重过度增长。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经常测血压,亲属中有高血压病人者,要注意测血浆胆固醇(血脂)等。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心脏就象一个泵,血管就象渠道,把心脏源源不断泵出的血液送往全身各处进行营养物质及气体交换后再流回心脏。心脏、血管一旦被疾病损害,就会对全身产生严重的影响。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先天性心脏病,其产生多因母亲怀孕早期受到病毒感染,服用某些制畸药物及接触过量的射线等所致。由于先天性心脏某一部分畸形而造成血液的异常流动,便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和
发育,甚至导致孩子的夭折。先天性心脏病溜疗除适当年龄的根治性手术外,家庭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各种心律失常在小儿也很常见。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或治疗护理不当都可以引起严重的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这时治疗起来就十分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