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宝讲话的过程中增加类比性描述
摘要:”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这是在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力。您可以向孩子提问的有“砖头、书、纸”等,最好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您(准备吃饭用的小碗)问问孩子,“小碗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孩子回答。对于孩子的回答,您可能想象不出会有多少答案,无论孩子说什么,您尽可能提供相关的游戏材料让孩子尝试做做看。比如,有的孩子会回答“小碗用来敲核桃”,您可以问问宝宝是不是看见谁这样做过,然后找一个核桃让孩子自己试试。
在帮助孩子尝试并验证他们答案的时候,对孩子的一些“无边际”的回答您不要给予嘲讽,千万不能直接否认孩子的答案,您可以这样说:“现在不行,可能以后就行了!”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这是在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力。您可以向孩子提问的有“砖头、书、纸”等,最好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讲解】通过发散性提问激发孩子的联想。
●相关提示:结合日常生活,您提问宝宝:哪些是能吃的、哪些是穿在身上的等。
因为孩子存在调和性推理思维,他们的分类过程比较混乱,一会儿按照色彩分,一会儿又可能按照形状分。所以,在引导孩子做分类游戏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建立统一的分类标准。如果是孩子自己在进行,您需要引导提问“为什么它们是一样的?”或“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启发孩子理解分类标准的固定性。
在和宝宝讲话的过程中增加类比性描述。比如您可以说“爸爸比妈妈长得高”等。
去商场购物回来以后,您可以让孩子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是把能吃的东西放在一起等。
致家长的话
孩子的信息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孩子会记住偶尔听见的任何一个词汇,尽管他可能根本不理解,但凭借当时的场景、语意和分类思想,他就会知道这个词和他知道的哪些事物应该是一样的。这就是孩子的学习,它不需要样样都清晰明白地理解,无须解释,他照样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