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摘要:严重时出观鸡胸脯或漏斗胸,手、脚关节处骨头增厚,象戴手镯或脚镯一样,会走后出现O型腿或X型腿。脊拄向后凸,出现驼背,或者脊柱侧弯。骨盆扁平。全身肌肉松驰,蛙腹。表情淡漠,说话晚。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简称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继发骨骼病变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日光照射不足使体内缺乏内源性维生素D3,此外摄入不足、生长
发育过快和疾病等因素也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
患儿表现
易激惹,无故哭闹,睡眠不好,夜惊,多汗,经常摇头,枕部头发稀少。
颅骨变软,压之象乒乓球样有弹性,头大呈方形,前囟门闭合晚,出牙迟,肋骨有串珠,肋缘外翻,严重时出观鸡胸脯或
漏斗胸,手、脚关节处骨头增厚,象戴手镯或脚镯一样,会走后出现O型腿或X型腿。脊拄向后凸,出现驼背,或者脊柱侧弯。骨盆扁平。全身肌肉松驰,蛙腹。表情淡漠,说话晚。
碱性磷酸酶升高,钙磷乘积低于正常。
活动期骨骼X线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改变,骨质疏松等特点。
治疗办法
一般病例活动早期用维生素D5000~10000国际单位/天口服,一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天口服,活动期骨骼改变明显时用1~2万国际单位/天口服。
口服维生素D或肌注维生素D,同时注意补钙。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国际单位/天)。
严重佝偻病,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的患儿,活动早期用维生素D30~40万国际单位肌注一次即可,活动期则要用维生素D360万国际单位每1~2周肌注一次,连用2~3次。肌注维生素D后2~3个月改为预防量口服。
有手足搐搦或饮食中含钙量不足者在给维生素D治疗前或同时口服钙片1~3g/天,或短期服用10%氯化钙5~10ml,每日3次。也可以口服10%
葡萄糖酸钙每日1~3g。
严重O型腿或X型腿者,3岁后可手术矫正。
护理要点
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保持环境安静。
病儿骨质疏松,不要勉强长时间的坐、立、走。
保持皮肤卫生,衣服要宽松,以免造成胸廓畸形。
为防止鸡胸发生,可让小儿俯卧抬头,每日做2~3次。
预防措施
提倡
母乳喂养,多去户外晒太阳,每次20分钟左右,烈日当头时可去树荫下避免直接照射。
预防性应用维生素D,婴幼儿每日400国际单位,
早产儿从生后第3周开始每日800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