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
摘要:换牙前5岁左右和换牙后15岁左右多发。常见的原因有细菌的破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被细菌作用产生酸性物质的腐蚀、牙齿的发育异常(牙沟过深、钙化不良)和唾液异常等。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小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结肠和直肠)和
肛门。消化道各个部分都可发生疾病,常见的如口腔炎、消化道溃疡、腹泻和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当某一部分发生疾患时,就可能影响到食物的摄取、消化、营养成份的吸收、废物的排出等当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环节。
一、龋齿
龋齿是
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换牙前5岁左右和换牙后15岁左右多发。常见的原因有细菌的破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被细菌作用产生酸性物质的腐蚀、牙齿的
发育异常(牙沟过深、钙化不良)和唾液异常等。
患儿表现
牙齿上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逐渐加重,牙齿被逐渐破坏,最后仅留下残缺不全的牙茬。
喝凉水或吃甜酸的东西时
牙痛,特别是吃热东西时疼的更重,甚至吸凉气时牙也痛。初时疼的不明显,以后疼痛逐渐加重,早期除去上述刺激后,疼痛会立即消失,但到后期既便除去刺激因素后也要疼一段时间才能好。
治疗方法清除龋坏组织并清洗消毒,用充填材料填补,同时恢复牙齿缺损的外形。
没有龋洞形成的可用药物治疗(氟化双胺银、氟化钠糊剂等)。
预防措施
有目的地增加牙齿中的氟素,改变牙齿的表面结构,增加牙齿的抗龋性,常用的方法有自来水氟化、学校饮水氟化及用含氟牙膏刷牙或氟溶液漱口等。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睡前刷牙,饭后漱口。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各处都要刷到。
提倡多吃粗食,吃时要细嚼,这样既能增强牙周组织的韧性,又能磨擦牙齿咬面,使牙沟变浅。
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睡前最好不要吃糖,吃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