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儿患腹痛时,家长不可以疼痛的程度来推测病情

小儿患腹痛时,家长不可以疼痛的程度来推测病情

2018-07-19 来源:儿科医生石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多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的影响,损伤脾胃、耗损气液而形成。本病起病缓慢,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迟滞。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预防与护理】
 
(1)避免感受风寒,并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寒邪从腹而入,而导致腹痛。
 
(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油腻难消化之品。
 
(3)小儿患腹痛时,家长不可以疼痛的程度来推测病情,不能盲目给孩子按揉,要尽早带孩子就医,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七、疳证
 
疳证是指临床表现为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肚大青筋,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又称“疳积”。多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的影响,损伤脾胃、耗损气液而形成。本病起病缓慢,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迟滞。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疳之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书中《小儿病诸候·大腹丁奚候》云:“小儿丁奚病者,由哺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磨消故也。哺食不消,则水谷之精减损,无以荣其气血,致肌肉消瘠。其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若久不瘥,则变成谷癥。伤饱,一名哺露,一名丁奚,三种大体相似,轻重立名也。”另《幼幼集成·诸疳证治》中曾详细介绍本病:“夫疳之为病,亦小儿恶候。十六岁以前,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劳,皆真元怯弱,气血虚衰之所致也。究其病源,莫不由于脾胃,盖胃者,水谷之海也。水谷之精气为荣,悍气为卫,荣卫丰盈,灌溉诸脏。为人身充皮毛、肥腠理者,气也;润皮肤、美颜色者,血也。所以水谷素强者无病,水谷减少者病,水去谷亡则死矣。凡病疳而形不魁者,气衰也;色不华者,血弱也。气衰血弱,知其脾胃必伤。有因幼少乳食,肠胃未坚,食物太早,耗伤真气而成者;有因甘肥肆进,饮食过餐,积滞日久,面黄肌削而成者;有因乳母寒热不调,或喜怒房劳之后乳哺而成者。有二三岁后,谷肉果菜恣其饮啖,因而停滞中焦,食久成积,积久成疳。复有因取积太过,耗损胃气。或因大病之后,吐泻疟痢,乳食减少,以致脾胃失养。二者虽所因不同,然皆总归于虚也……疳之为病,皆虚所致,即热者亦虚中之热,寒者亦虚中之寒,积者亦虚中之积,故治积不可骤攻,治寒不宜峻温,治热不可过凉,虽积为疳之母,而治疳必先去积,然遇极虚者而迅攻之,则积未去而疳危矣。故壮者先去积而后扶胃气,衰者先扶胃气而后消之。书曰:壮人无积,虚则有之。可见虚为积之本,积反为虚之标也。”
 
历代医家对于疳证的命名和分类有不同认识。目前临床上,基于普遍性的原则及便于医生掌握,而将疳证分为“疳气”、“疳积”和“干疳”3类。
 
疳证相当于西医学的营养障碍性慢性疾病,至于患儿生理缺陷(如先天畸形的兔唇、狼咽)以及寄生虫病、肺结核和其他慢性病而引起的消瘦,则不属于疳证范畴。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