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导致胀痛的患儿,可以在药方中
摘要:腹部外伤,或久病入络,皆可结为瘀块,而使络脉瘀阻,气血不通,而致脘腹胀闷,痛如针刺;瘀血为有形之品,很难消散,而见痛有定处,或有积块,推之不移,按之痛甚;面色发暗、无光泽,舌暗红或有瘀点,皆是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之征。
主要证候:脘腹胀闷,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有积块,推之不移,按之痛甚,面色发暗、无光泽,舌暗红或有瘀点。
证候分析:腹部外伤,或久病入络,皆可结为瘀块,而使络脉瘀阻,气血不通,而致脘腹胀闷,痛如针刺;瘀血为有形之品,很难消散,而见痛有定处,或有积块,推之不移,按之痛甚;面色发暗、无光泽,舌暗红或有瘀点,皆是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之征。
治疗方法:以活血理气化瘀为主。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肉桂、干姜、小茴香、蒲黄、五灵脂、赤芍、当归、川芎、
延胡索、没药。
此方中,肉桂、干姜、小茴香有温经通脉的作用;蒲黄、五灵脂、赤芍、当归、川芎能活血行气散瘀,延胡索、没药可理气活血、软坚止痛。诸药合用,能达到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的目的。
由气滞导致胀痛的患儿,可以在上述
药方中,加入川楝子、乌药,以理气止痛;腹部有包块的患儿,可以在上述药方中,加入三棱、莪术、穿山甲,以散瘀化症。
【其他疗法】
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予针刺加灸。
揉按中脘,分推腹阴阳,摩神阙,退补脾土等法。
3温熨法
用淡豆豉、食盐适量,葱白数棵,生姜数片,捣烂,同炒至热,用细纱布包裹,温熨脐腹部,同时轻轻揉按,冷后炒热再熨,直至痛止。适用于腹部中寒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