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孩子总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是病吗

孩子总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是病吗

2018-07-10 来源:亲宝宝育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最好的方式是表面上忽视,内心里注意观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你很在乎他的这种抽动,避免抽动的频率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单纯的抽搐并不是严重的心理紊乱或者是潜在疾病的信号。

 孩子总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是病吗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有些孩子有眨眼睛、抽鼻子和耸肩膀等异常行为,这让很多妈妈非常担心,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病。
 
其实,宝宝的这些行为,大多数都是暂时的,只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慢慢的会自行消失。宝宝的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的,可能是由于孩子正在成长的神经系统中发生了肌肉痉挛和抽动。
 
有的家长为了阻止孩子的这样的行为,会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让孩子停止,但孩子的症状并没有因此而变好,甚至得到了强化。对于孩子的这样的行为,最好的方式是表面上忽视,内心里注意观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你很在乎他的这种抽动,避免抽动的频率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单纯的抽搐并不是严重的心理紊乱或者是潜在疾病的信号。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抽动的正常经常性的发生并且已经持续三个月以上;抽动的同时还伴有其他行为,如哼哼声和眨眼睛;抽动的时候还伴有大叫大嚷,全身不停地抽动;即使在睡觉的时候,这种抽动也不会消失。
 
出现了以上症状的孩子有可能患上了儿童抽动症。儿童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引起抽动症的原因与遗传因素,生化代谢失调或环境因素等有关。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孩较女孩多。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孩子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孩子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某些突发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
 
抽动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小朋友们嘲笑、奚落,使孩子产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变的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就有可能出现伤害别人的行为。
 
有些抽动行为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因此,对待孩子的抽动症状,家长一定要仔细辨别轻重,如果症状严重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咨询医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